杭州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

45797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5-03-01 09:47:23  浏览次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立足杭州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为动力,以“美丽学校”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杭改十条”和“杭法十条”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构筑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杭州教育高起点上新发展。
  事业发展预期目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7%以上,等级幼儿园、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分别达到98.5 %、77%以上,“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保持在99.5%以上;优质高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一、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加强顶层设计
  1.编制杭州教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发展系列部署和要求,全面对照杭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后期的目标任务,结合杭州教育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现状、改革重点难点和发展机遇,制定出台“十三五”期间杭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以建设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结合八区一体化发展,重点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多样化、国际化、信息化、小班化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谋划和部署,为顺利推进“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制定出台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政。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并实施《杭州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争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力争在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紧密合作体制机制、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营造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3.制定出台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总结学前教育“1+4”新政落实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市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优化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前教育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4.制定出台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政。研究制定并实施成人继续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进一步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大力推进社区(村)、街道(乡镇)学习圈建设。积极发挥市社区大学作用,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健全和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市场。
  5.改革完善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大江东区域与主城区教育一体化、八区教育“管理不变、招生一体”的工作思路和部署,以及省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杭州招生实际,调整完善2015年市区基础教育招生政策和操作办法。积极探索以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制度。
  6制定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根据国家和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要求,结合杭州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特点,研制并实施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资源教室质量,优化和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和送教上门服务体系,保障特殊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
  二、重点推进十大教育行动,夯实品质教育基础
  1.公共服务普惠行动。完善并实施学校(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制定出台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制定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快实施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扩张工程,江滨职校新校区、杭高钱江校区、浙大附中丁兰校区于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全力推进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等项目建设,做好交通职高笕桥校区、中策职校康桥校区等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继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等弱势群体就学保障体系,确保其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县域内交流,交流的骨干教师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2.八区教育深度融合行动。积极推进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萧山、余杭两区延伸,鼓励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两区举办、领办、承办分校(园),进一步深化主城区学校(幼儿园)与萧山、余杭两区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和结对互助工作,加快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和杭二中萧山分校建设进程。研究和探索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高中双向定额招生政策机制,推进八区高中招生一体化进程。
  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行动。实施加快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政,积极探索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现代学徒制,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围绕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路线图”,着力推进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培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探索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提供服务平台。
  4.市属高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杭师大转型发展创一流,配合做好杭师大仓前新校区二期建设和攀登工程二期建设。继续实施市属高校内涵发展重点学科建设等8大项目。全面推进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实施特需专业建设、中高职衔接示范专业建设、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建设、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等7项工程。继续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西湖学者、西湖鲁班引才项目等6项扶持计划。服务信息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市属高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精品课程。积极引导市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支持市属高校申报创建省特色应用技术高校试点和省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
  5.教育国际化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百校结对”、海外师训基地建设、“校校有外教”、中外合作办学、“留学杭州”、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等7个重点项目,丰富和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到2015年底,全市与海外学校结对的中小学校比率达28%,结对海外学校总数达450对;创建市级教育国际化特色示范学校20至30所。推动外籍教师聘请工作扩大到区、县(市)属学校。积极支持引进海外名校来杭办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
  6智慧教育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杭州教育信息化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教育网上政务服务,主动对接国家及省级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思路,深入开展智慧教育管理、资源和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进校园一卡通智能管理及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展教育技术领导力提升培训,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5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建成5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加大促进教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启动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主要学科“名师公开课”微课学习的录制、审核与挂网点播服务,建成3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3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80所。
  7.教育内涵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名校(园)集团化战略,充分研究和挖掘新的内涵发展方式和增长点,积极鼓励和支持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多种运作模式,有效实现集团内成员学校的同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2015年,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77%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达到84%以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一批义务教育深化课改试点学校,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进一步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着力丰富课程资源,建成基于主干学科、具有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单一行政班管理模式,实施分层教育,推进必修走班,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积极争创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小班化教育,研究和构建符合小班化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体系、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评价体系。
  8.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坚持开放性、系统性、特色性、发展性原则,重点围绕“美丽校园”创建、“美丽课堂”构筑、“美丽班级”建设、“美丽教师”培养和“美丽学生”培育等“五美”工程,全面推进中小学“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全面改进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质。2015年,重点培育和扶持50所市级“美丽学校”创建试点校和100个重点培育项目。
  9四有教师培育行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心、责任、奉献”新时期杭州教师共同价值观,通过评选表彰杭州市第四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州十佳教师”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选树师德先进典型,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管理、奖惩和监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规范从教、优质施教,自觉抵制有违师德的不正之风,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导向作用,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全面完成“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工作,启动新一轮教育培训工程,重点实施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优秀培训者培养工程。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督促各地落实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10.学生成长助推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教育引导、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体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创新教育形式和实践载体,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发挥督学责任区作用,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减负”各项规定,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杭州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参加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教育,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艺术课,提高学生体质素质和艺术素养。深化“第二课堂”行动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创设多种载体,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加快推进教育法治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 深化教育治理方式改革。以深化教育系统“两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建设)为抓手,厘清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供给和教育管理的法定职责,加快教育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健全教育治理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内部流转程序,完善教育系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推进教育政务信息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改进和完善教育经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经费使用绩效。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
  2. 推进教育立法工作。按立法计划做好《杭州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草案完善与《杭州市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办法》、《杭州市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条例》的修改工作,进一步健全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推进《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修改后相关配套制度、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机构许可的实施标准。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完成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3. 推进学校法治建设。以“一校一章程一规划”建设为核心,继续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制(修)订工作,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招生、评优、财务、后勤、基建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的公开力度。加快构建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的校内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畅通教育行政救济渠道,建立和完善学生伤害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4. 加强系统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强化教育行政机关法治教育,完善工委会、局长办公会议和机关学法制度,推进学校领导、师生学法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全系统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明确法律顾问的聘用和法律意见的征询、运用。
  5. 加强校园安全保障。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和推广“护学岗”和“校园警务室”建设,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文化和食品药品市场等环境,提高学校治安防控能力。切实加强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积极开展“橙色护校”消防安全教育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继续做好中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加强部门应急联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系统快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四、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1. 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基层党组织书记、校长、后备干部为重点,继续推进“三个一百”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各类书记、校长(园长)专题培训班,提升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导向和分析研判工作。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述职和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智慧党建”,加强市属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扎实推进民办院校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系统党建工作水平。
  2.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全系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教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落实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制度,规范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行使权力的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制度、形势分析会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项述职和讲廉政党课制度的常态化。加强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每季度作一次廉政报告,举办廉政听课堂和廉政知识辩论赛等活动。继续推进教育“阳光工程”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强化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请假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制度。加强对杭职院和科职院的归口监督和杭师大、浙大城市学院联系监督工作。
  3.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和回潮。继续抓实抓好各项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考核、评比、表彰、奖励项目,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管理制度和规定,切实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信访、社会评价意见、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96666投诉电话的办理工作。继续落实委局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教育官方微博管理制度,完善与群众沟通的平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五、全力推进八项民生实事,优化教育服务保障水平
  1.全力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平台建设。拍摄完成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和初二年级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开拍初二年级英语、科学和初三年级语文、数学四门学科,共计272节课;完成小学数学、科学学科各30节名师微课的拍摄计划。
  2.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全市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8%以上;加快推进全市12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新校区建设,其中4所学校新校区竣工并交付使用,3所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5所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前期。
  3.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确保主城区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尽开,接纳更多的市民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4.实施“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校园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市学校食堂A、B等级率达80%,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安装加热保温饮水设施。
  5.加快推进八区招生一体化进程。开展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试点工作,统一实施大江东与主城区招生政策和办法。
  6.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落实小学低段“零起点”教学,建立市区初中学校学业负担和规范办学情况监测督查机制。
  7.推进扫盲工作。完成4.4万人脱盲任务,全市文盲率下降到2.5%以下。
  8.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启动杭州市民空中大课堂建设,整合各类社会公共资源,开发建设100门线上学习课程,供市民自主选择在线学习。

杭州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要点

45797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2015-03-01 09:47  浏览次数: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和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立足杭州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以教育国际化、教育信息化为动力,以“美丽学校”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杭改十条”和“杭法十条”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构筑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杭州教育高起点上新发展。
  事业发展预期目标: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7%以上,等级幼儿园、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分别达到98.5 %、77%以上,“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保持在99.5%以上;优质高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一、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常态,加强顶层设计
  1.编制杭州教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发展系列部署和要求,全面对照杭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后期的目标任务,结合杭州教育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现状、改革重点难点和发展机遇,制定出台“十三五”期间杭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以建设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结合八区一体化发展,重点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多样化、国际化、信息化、小班化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谋划和部署,为顺利推进“十三五”期间教育改革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制定出台加快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政。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制定并实施《杭州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争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力争在完善产教深度融合和校企紧密合作体制机制、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等方面取得突破,积极营造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
  3.制定出台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总结学前教育“1+4”新政落实情况,根据国家和省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市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性、普惠性原则,优化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学前教育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全市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4.制定出台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政。研究制定并实施成人继续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争取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进一步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大力推进社区(村)、街道(乡镇)学习圈建设。积极发挥市社区大学作用,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健全和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协调机制,加强对民办培训机构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教育培训市场。
  5.改革完善基础教育招生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大江东区域与主城区教育一体化、八区教育“管理不变、招生一体”的工作思路和部署,以及省教育厅有关招生工作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杭州招生实际,调整完善2015年市区基础教育招生政策和操作办法。积极探索以流动人口居住证积分管理制度为基础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制度。
  6制定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根据国家和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要求,结合杭州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和特点,研制并实施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政策保障机制,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水平和资源教室质量,优化和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和送教上门服务体系,保障特殊儿童享受高质量教育。
  二、重点推进十大教育行动,夯实品质教育基础
  1.公共服务普惠行动。完善并实施学校(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制定出台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指导各地制定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加快实施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扩张工程,江滨职校新校区、杭高钱江校区、浙大附中丁兰校区于2015年秋季投入使用,全力推进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等项目建设,做好交通职高笕桥校区、中策职校康桥校区等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继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特殊儿童等弱势群体就学保障体系,确保其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县域内交流,交流的骨干教师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骨干教师总数的15%。
  2.八区教育深度融合行动。积极推进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萧山、余杭两区延伸,鼓励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两区举办、领办、承办分校(园),进一步深化主城区学校(幼儿园)与萧山、余杭两区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和结对互助工作,加快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和杭二中萧山分校建设进程。研究和探索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高中双向定额招生政策机制,推进八区高中招生一体化进程。
  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行动。实施加快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政,积极探索中高职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努力打造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立交桥”;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现代学徒制,逐步实现就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有机衔接。围绕我市经济转型升级“路线图”,着力推进新一轮专业结构调整工作,培育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职业院校专业布局。探索建设一批职业教育产学研联合体,搭建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努力为职业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提供服务平台。
  4.市属高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杭师大转型发展创一流,配合做好杭师大仓前新校区二期建设和攀登工程二期建设。继续实施市属高校内涵发展重点学科建设等8大项目。全面推进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落实专项资金,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实施特需专业建设、中高职衔接示范专业建设、技能名师工作室建设、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建设、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等7项工程。继续实施人才队伍建设西湖学者、西湖鲁班引才项目等6项扶持计划。服务信息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一批市属高校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精品课程。积极引导市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支持市属高校申报创建省特色应用技术高校试点和省四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点。
  5.教育国际化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建立健全教育国际化推进工作机制。通过实施“百校结对”、海外师训基地建设、“校校有外教”、中外合作办学、“留学杭州”、国际理解教育、示范学校建设等7个重点项目,丰富和扩大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到2015年底,全市与海外学校结对的中小学校比率达28%,结对海外学校总数达450对;创建市级教育国际化特色示范学校20至30所。推动外籍教师聘请工作扩大到区、县(市)属学校。积极支持引进海外名校来杭办学,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进一步完善涉外教育服务体系。
  6智慧教育专项行动。全面实施《推进杭州教育信息化发展智慧教育行动计划》,全力打造杭州教育信息化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推进教育网上政务服务,主动对接国家及省级教育管理平台建设思路,深入开展智慧教育管理、资源和学习平台建设的探索和实践,积极推进校园一卡通智能管理及应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开展教育技术领导力提升培训,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5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建成5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加大促进教师应用数字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教学的能力。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启动从小学到高中全学段主要学科“名师公开课”微课学习的录制、审核与挂网点播服务,建成3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3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80所。
  7.教育内涵提升行动。进一步深化名校(园)集团化战略,充分研究和挖掘新的内涵发展方式和增长点,积极鼓励和支持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教育联盟等多种运作模式,有效实现集团内成员学校的同步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2015年,六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77%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达到84%以上。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一批义务教育深化课改试点学校,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进一步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着力丰富课程资源,建成基于主干学科、具有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需求的课程体系;改革单一行政班管理模式,实施分层教育,推进必修走班,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积极争创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推进小班化教育,研究和构建符合小班化教育要求的学校管理体系、课程体系、课堂教学模式以及教育评价体系。
  8.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坚持开放性、系统性、特色性、发展性原则,重点围绕“美丽校园”创建、“美丽课堂”构筑、“美丽班级”建设、“美丽教师”培养和“美丽学生”培育等“五美”工程,全面推进中小学“美丽学校”建设行动,全面改进学校管理,提升办学品质。2015年,重点培育和扶持50所市级“美丽学校”创建试点校和100个重点培育项目。
  9四有教师培育行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活动,大力培育和弘扬“爱心、责任、奉献”新时期杭州教师共同价值观,通过评选表彰杭州市第四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州十佳教师”等各级各类优秀教师,选树师德先进典型,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管理、奖惩和监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规范从教、优质施教,自觉抵制有违师德的不正之风,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深化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导向作用,坚持以德为先,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全面完成“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工作,启动新一轮教育培训工程,重点实施中小学优秀青年教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骨干教师、优秀培训者培养工程。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督促各地落实农村特岗教师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10.学生成长助推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教育引导、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体系,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创新教育形式和实践载体,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积极发挥督学责任区作用,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减负”各项规定,有效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杭州市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年度目标,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参加集体体育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切实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教育,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艺术课,提高学生体质素质和艺术素养。深化“第二课堂”行动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创设多种载体,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加快推进教育法治建设,提升教育治理能力
  1. 深化教育治理方式改革。以深化教育系统“两张清单一张网”(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政务服务网建设)为抓手,厘清教育行政部门教育供给和教育管理的法定职责,加快教育治理结构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健全教育治理决策机制,规范行政决策内部流转程序,完善教育系统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进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全面推进教育政务信息公开,确保权力阳光运行。改进和完善教育经费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提高经费使用绩效。积极探索和推进政府购买教育公共服务。
  2. 推进教育立法工作。按立法计划做好《杭州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草案完善与《杭州市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办法》、《杭州市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及处理条例》的修改工作,进一步健全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推进《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教育法律修改后相关配套制度、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工作,建立健全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机构许可的实施标准。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工作,完成教育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
  3. 推进学校法治建设。以“一校一章程一规划”建设为核心,继续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完成全市中小学校章程的制(修)订工作,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理顺决策、执行、监督、保障等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加大招生、评优、财务、后勤、基建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事项的公开力度。加快构建保障师生合法权益的校内救济制度和纠纷解决机制,畅通教育行政救济渠道,建立和完善学生伤害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4. 加强系统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强化教育行政机关法治教育,完善工委会、局长办公会议和机关学法制度,推进学校领导、师生学法制度化、规范化,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能力。在全系统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明确法律顾问的聘用和法律意见的征询、运用。
  5. 加强校园安全保障。以“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为抓手,夯实学校安全工作基础。持续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和推广“护学岗”和“校园警务室”建设,净化校园及周边治安、交通、文化和食品药品市场等环境,提高学校治安防控能力。切实加强防溺水联防联控工作,积极开展“橙色护校”消防安全教育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动,继续做好中学生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普及公共安全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安全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加强部门应急联动,完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提高教育系统快速高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四、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教育生态
  1. 强化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以基层党组织书记、校长、后备干部为重点,继续推进“三个一百”党员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举办各类书记、校长(园长)专题培训班,提升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政治思想素质、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强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导向和分析研判工作。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建立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述职和定期报告工作制度。积极探索“智慧党建”,加强市属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扎实推进民办院校党建工作,进一步提高系统党建工作水平。
  2.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全系统严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的自觉性。全面推进教育系统惩防体系建设,坚持教育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与党风廉政建设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完善并严格执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工作制度,规范决策程序;落实主要领导“五不直接分管”制度,规范对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主要领导行使权力的监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巡查制度、形势分析会制度、党政主要负责人专项述职和讲廉政党课制度的常态化。加强系统廉政文化建设,每季度作一次廉政报告,举办廉政听课堂和廉政知识辩论赛等活动。继续推进教育“阳光工程”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强化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请假制度,建立健全廉政档案制度。加强对杭职院和科职院的归口监督和杭师大、浙大城市学院联系监督工作。
  3. 持之以恒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和回潮。继续抓实抓好各项整改落实工作,进一步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考核、评比、表彰、奖励项目,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等管理制度和规定,切实规范“三公”经费管理和使用。牢固树立为民理念、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信访、社会评价意见、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96666投诉电话的办理工作。继续落实委局领导定期接待群众来访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教育官方微博管理制度,完善与群众沟通的平台,畅通民意反映渠道。
  五、全力推进八项民生实事,优化教育服务保障水平
  1.全力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平台建设。拍摄完成初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学科和初二年级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开拍初二年级英语、科学和初三年级语文、数学四门学科,共计272节课;完成小学数学、科学学科各30节名师微课的拍摄计划。
  2.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张。全市义务教育段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88%以上;加快推进全市12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新校区建设,其中4所学校新校区竣工并交付使用,3所学校新校区开工建设,5所学校新校区启动建设前期。
  3.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确保主城区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做到应开尽开,接纳更多的市民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4.实施“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校园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全市学校食堂A、B等级率达80%,90%以上义务教育学校安装加热保温饮水设施。
  5.加快推进八区招生一体化进程。开展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试点工作,统一实施大江东与主城区招生政策和办法。
  6.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落实小学低段“零起点”教学,建立市区初中学校学业负担和规范办学情况监测督查机制。
  7.推进扫盲工作。完成4.4万人脱盲任务,全市文盲率下降到2.5%以下。
  8.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启动杭州市民空中大课堂建设,整合各类社会公共资源,开发建设100门线上学习课程,供市民自主选择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