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总结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3-21 13:45:38  浏览次数:

  2015年12月30日,教育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题组之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研究联合课题组,在杭州发布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5)》。在教育普及发展、教育公平推进、教育质量要素、教育条件保障4项一级指标指数排名中,达到3项排名均位居前五的城市为杭州、广州、宁波,杭州是其中排名均进入前三的唯一城市。在2014年的报告中,杭州就已成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教育条件保障3项一级指标指数排名均位居前五的唯一城市。今年的报告再次显示,杭州在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居于第一方阵,继续领跑全国。此外,在10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办的“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活动”中,杭州“教育幸福感”排名在北京、上海、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4位。
  一、谋划完善八项顶层设计
  1出台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中小学育人工作、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三大意见。2015年8月,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优化顶层设计,全面加强领导,突出党建功能,落实主体责任,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共同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中小学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育人十条,现已完成发文流程,即将出台。7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重点在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体制机制、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等方面进行突破,为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研制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两项计划与终身教育、民办教育两项新政。拟制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2项计划,研制构建市民学习圈推进终身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2项新政,争取年底出台,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3调整完善基础教育招生制度。2015年开始,主城区与大江东招生实行一体化,大江东首次纳入市区中考招生。完善幼儿园招生政策,制定规范性文件《杭州市区幼儿园招生暂行办法》,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并公布实施。市区高中提前自主招生调整为省一级重点和示范特色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两类,其他特长生、特色班、中外合作课程班招生纳入集中统一考试的范畴,中考招生工作更为规范有序。
  二、精准推进十大教育行动
  1公共服务普惠行动。全市13个区、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检查评估;成为首批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达4个(全省共13个)。名校集团化办学实现新突破,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与钱江校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与丁兰校区分别组建杭高教育集团和浙大附中教育集团;桐庐中学加入杭二中教育集团,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与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桐庐叶浅予中学与西湖区公益中学合作办学,并适时组建教育集团,全市教育集团已从2004年的28个发展到如今的322个,数量上增加了11.5倍,成员单位扩大了15倍以上,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79.69%、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面为71.19%。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2015—2017年杭州市城区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实施项目建设计划》,明确主城区三年开建105所学校的建设任务,2020年全部建成,确保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小区“三同步”原则落地落实。全市全年新建竣工中小学、幼儿园73所(中小学28所、幼儿园44所、其他学校1所),新增学校用地面积138.5万平方米,其中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原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3所高中学校于今年秋季建成启用,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2九区教育深度融合行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融入主城区,萧山、余杭、富阳三区与主城区教育一体化进展顺利。大江东与主城区实现招生一体化,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与主城区学校结成互助共同体;萧山、余杭两区与主城区首次试行省一级普高双向等额招生,谋划2016年富阳与主城区双向等额招生方案;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积极领办、承办四区学校,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杭州第二中学萧山分校前期建设加快推进,大江东“一普一职”规划布局基本完成,将由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市中策职校分别领办,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四区延伸取得实质性突破。
  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贯彻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出台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着力打造杭州职教“升级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成为全国17个以地级市为单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推进“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建成省级开放实训中心1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新兴专业2个,省级德育工作实验基地2个,省级创业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3个。组队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9金15银12铜的优异成绩,获奖率接近88%。杭州技师学院选手杨金龙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摘得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为中国实现“技能奥林匹克”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贡献,在国际上打响了杭州职教的品牌。
  4市属高校质量提升行动。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7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立项建设特需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示范(培育)专业10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企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0个,确定9个市属国企为首批杭州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组织首批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联合国资委确定首批9个市属国企成为我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市属高校产学对接需求调研,与16家市属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开展市地铁集团产学对接专项调研,研究制订地铁人才订单培养方案。
  5教育国际化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出台深入推进外教聘请、实施新一轮“百校结对”行动、加快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开展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等四个文件,确保教育国际化的扎实有效推进。杭州加入亚洲协会全球城市教育网络(GCEN),成为继上海、香港之后中国第三个加盟城市。全市中小学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校结对达450对,师生海外结对交流全年达到近万人次;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面向境外学生开放,近800名外籍学生、2000余名港澳台学生随班就读中国课程。与加拿大BC省高贵林教育局签订杭州教师海外研修基地协议,全市海外师训基地增至5个。杭州汉基、杭州世外、杭州娃哈哈等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正式获准举办,至此我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总数已达5所,在校学生近640人。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1个(在杭高校53个,市属高校10个,高中段学校8个)、机构3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签约共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将向教育部递交办学许可申请,争取实现市属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6智慧教育专项行动。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91%的学校教育专网接入带宽升级到千兆。主城区中小学校班级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到85%。杭州市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通过杭州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基本建成“教学视频公共服务平台”和“微课平台”两个资源平台。编制完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便民电子地图。全面推进“一师一优课”活动,37000余名教师网上晒课达10000余节,顺利完成 300个精品在线网络课程和30个跨校选修课程资源的优选工作。遴选出50位名师、优秀班主任筹建“名师网上工作室”。积极推进教育“一卡通”智能管理建设及应用,完成一卡通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启动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
  7教育内涵提升行动。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确定第二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26所,累计36所;全市50%学校启动深化课程改革活动。积极开展普通高中必修走班教学探索,形成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分项走班等多样化的必修走班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行一年两学期四学段的普通高中学段制。积极争创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8所学校通过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累计16所,占全省总数的22%;12所学校通过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
  8美丽学校建设行动。确定首批“美丽学校”建设行动50所重点培育学校和100个重点培育项目,组成了我市“美丽学校”建设行动的先锋力量和主力阵地。50个专项课题入选教育科研优秀课题。美丽学校建设入列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十件大事,成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和“美丽杭州”战略的生动实践。杭州市教育局《四维共促,六措并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江干区教育局《构建“三原色”德育工作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滨江区教育局《律师进校园》3个区域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入选数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居首位。
  9.“四有教师培育行动。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以培育“四有”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爱心、责任、奉献”的杭州教师核心价值观。继续拓展教师海外培训,安排筹划6个教师团赴海外研修(培训)。圆满完成第二轮502名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和“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双基地、双导师、双模块”的“理论—实践双核”名师培养模式,有42名培养人选入选省特级教师,占全市新入选特级教师总数的65%。
  10学生成长助推行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杭州市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认真做好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和省委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层层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教育”、“五水共治”、“最美精神”等五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市734所中小学、75.4万中小学生传唱《大禹纪念歌》,让学生们在传唱中感悟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化对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意义的理解。成功举办杭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全市共有93所中小学和8所幼儿园的2471人参加比赛,推进一区二校与国外知名足球俱乐部合作,全市有16所中小学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三、准确把握八项民生脉动
  1.全力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平台建设。
2015年共录制播出初二、初三年级语文与数学和初一、初二年级英语与科学共8门学科共计316节名师公开课,累计达576节。
  2.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累计达到625所,覆盖率达到91.11%。
  3.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召开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视频会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并延长寒假、暑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时间。
  4.实施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校园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投入1.3亿元改善学校食堂环境,打造“阳光食堂”,构筑校园食品安全网络体系。全市中小学食堂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达100%,802所学校食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占比接近87%,食堂A、B等级覆盖率接近84%;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达83%以上,加热保温饮水设施安装覆盖率达90%以上。
  5.坚持推进阳光招生工程。加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开通招生咨询热线,接受家长政策咨询;积极打造“互联网+招生”宣传平台,详细公布公办初中、小学学区划分和初中、小学、幼儿园招生政策问答。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零择校”,民办小学免试自主录取,民办初中实行“零门槛”网上报名,电脑派位和面谈自主招生相结合。中考集中统一招生考试坚持网上报名、网上阅卷、网上直播录取。
  6.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截至目前共有两批36所中小学成为杭州市课改试点学校。召开“轻负高质”现场会以及小学、初中“轻负高质”论坛、推广中小学校在“轻负高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继续落实“六个严格”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小学低段“零起点”教学,组织开展市区初中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家长满意度调查。
  7.推进扫盲工作,全市已有1.56万人接受扫盲教育,经考核脱盲1.33万人,全年脱盲者达4.4万人;组织4600余人参加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
  8.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制订《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杭州市终身学习网”(空中课堂)在2015年杭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正式启动。

杭州市教育局2015年工作总结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3-21 13:45  浏览次数:

  2015年12月30日,教育部《教育现代化进程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专题组之城市教育现代化发展评价研究联合课题组,在杭州发布了《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与比较研究报告(2015)》。在教育普及发展、教育公平推进、教育质量要素、教育条件保障4项一级指标指数排名中,达到3项排名均位居前五的城市为杭州、广州、宁波,杭州是其中排名均进入前三的唯一城市。在2014年的报告中,杭州就已成为15个副省级城市中教育发展、教育公平、教育条件保障3项一级指标指数排名均位居前五的唯一城市。今年的报告再次显示,杭州在城市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居于第一方阵,继续领跑全国。此外,在10月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联合中国市长协会《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主办的“2015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活动”中,杭州“教育幸福感”排名在北京、上海、南京之后,位居全国第4位。
  一、谋划完善八项顶层设计
  1出台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中小学育人工作、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三大意见。2015年8月,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召开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推进会,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优化顶层设计,全面加强领导,突出党建功能,落实主体责任,为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组织保障。8月,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共同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强杭州市中小学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育人十条,现已完成发文流程,即将出台。7月,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重点在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体制机制、多元主体办学、多种形式办学、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等方面进行突破,为杭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研制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两项计划与终身教育、民办教育两项新政。拟制学前教育新三年行动计划、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2项计划,研制构建市民学习圈推进终身教育工作若干意见、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2项新政,争取年底出台,以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成人继续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
  3调整完善基础教育招生制度。2015年开始,主城区与大江东招生实行一体化,大江东首次纳入市区中考招生。完善幼儿园招生政策,制定规范性文件《杭州市区幼儿园招生暂行办法》,通过市政府法律审查并公布实施。市区高中提前自主招生调整为省一级重点和示范特色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两类,其他特长生、特色班、中外合作课程班招生纳入集中统一考试的范畴,中考招生工作更为规范有序。
  二、精准推进十大教育行动
  1公共服务普惠行动。全市13个区、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检查评估;成为首批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的达4个(全省共13个)。名校集团化办学实现新突破,杭州高级中学贡院校区与钱江校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玉泉校区与丁兰校区分别组建杭高教育集团和浙大附中教育集团;桐庐中学加入杭二中教育集团,桐庐县分水高级中学与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桐庐叶浅予中学与西湖区公益中学合作办学,并适时组建教育集团,全市教育集团已从2004年的28个发展到如今的322个,数量上增加了11.5倍,成员单位扩大了15倍以上,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面达79.69%、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面为71.19%。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2015—2017年杭州市城区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实施项目建设计划》,明确主城区三年开建105所学校的建设任务,2020年全部建成,确保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小区“三同步”原则落地落实。全市全年新建竣工中小学、幼儿园73所(中小学28所、幼儿园44所、其他学校1所),新增学校用地面积138.5万平方米,其中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丁兰校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原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3所高中学校于今年秋季建成启用,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合理配置。
  2九区教育深度融合行动。大江东产业集聚区融入主城区,萧山、余杭、富阳三区与主城区教育一体化进展顺利。大江东与主城区实现招生一体化,所有中小学(幼儿园)与主城区学校结成互助共同体;萧山、余杭两区与主城区首次试行省一级普高双向等额招生,谋划2016年富阳与主城区双向等额招生方案;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积极领办、承办四区学校,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杭州第二中学萧山分校前期建设加快推进,大江东“一普一职”规划布局基本完成,将由杭州高级中学和杭州市中策职校分别领办,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四区延伸取得实质性突破。
  3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行动。全面贯彻省市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谋划出台职业教育顶层设计,着力打造杭州职教“升级版”。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成为全国17个以地级市为单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之一。积极推进“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建成省级开放实训中心1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省特色专业、新兴专业2个,省级德育工作实验基地2个,省级创业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外实习实训示范基地3个。组队参加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9金15银12铜的优异成绩,获奖率接近88%。杭州技师学院选手杨金龙在巴西圣保罗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摘得汽车喷漆项目的金牌,为中国实现“技能奥林匹克”金牌零的突破作出贡献,在国际上打响了杭州职教的品牌。
  4市属高校质量提升行动。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工作7项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立项建设特需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示范(培育)专业10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10个,校企共建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0个,确定9个市属国企为首批杭州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立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组织首批35名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联合国资委确定首批9个市属国企成为我市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市属高校产学对接需求调研,与16家市属企业建立结对关系;开展市地铁集团产学对接专项调研,研究制订地铁人才订单培养方案。
  5教育国际化专项行动。贯彻落实《杭州市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出台深入推进外教聘请、实施新一轮“百校结对”行动、加快推进国际理解教育、开展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创建工作等四个文件,确保教育国际化的扎实有效推进。杭州加入亚洲协会全球城市教育网络(GCEN),成为继上海、香港之后中国第三个加盟城市。全市中小学与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校结对达450对,师生海外结对交流全年达到近万人次;所有中小学、幼儿园面向境外学生开放,近800名外籍学生、2000余名港澳台学生随班就读中国课程。与加拿大BC省高贵林教育局签订杭州教师海外研修基地协议,全市海外师训基地增至5个。杭州汉基、杭州世外、杭州娃哈哈等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正式获准举办,至此我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总数已达5所,在校学生近640人。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71个(在杭高校53个,市属高校10个,高中段学校8个)、机构3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签约共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将向教育部递交办学许可申请,争取实现市属高等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零的突破。
  6智慧教育专项行动。实现省、市、县、校四级网络高速互联互通,中小学和幼儿园做到“校校通”、“班班通”和“人人通”,91%的学校教育专网接入带宽升级到千兆。主城区中小学校班级交互式电子白板配备率达到85%。杭州市图书馆数字图书资源通过杭州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基本建成“教学视频公共服务平台”和“微课平台”两个资源平台。编制完成覆盖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便民电子地图。全面推进“一师一优课”活动,37000余名教师网上晒课达10000余节,顺利完成 300个精品在线网络课程和30个跨校选修课程资源的优选工作。遴选出50位名师、优秀班主任筹建“名师网上工作室”。积极推进教育“一卡通”智能管理建设及应用,完成一卡通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启动杭州市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
  7教育内涵提升行动。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确定第二批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26所,累计36所;全市50%学校启动深化课程改革活动。积极开展普通高中必修走班教学探索,形成分层走班、分类走班、分项走班等多样化的必修走班教学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从今年9月1日开始试行一年两学期四学段的普通高中学段制。积极争创省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8所学校通过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累计16所,占全省总数的22%;12所学校通过省二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评估。
  8美丽学校建设行动。确定首批“美丽学校”建设行动50所重点培育学校和100个重点培育项目,组成了我市“美丽学校”建设行动的先锋力量和主力阵地。50个专项课题入选教育科研优秀课题。美丽学校建设入列杭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年度十件大事,成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美丽中国”“两美浙江”和“美丽杭州”战略的生动实践。杭州市教育局《四维共促,六措并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江干区教育局《构建“三原色”德育工作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滨江区教育局《律师进校园》3个区域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案例入选全国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案例,入选数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居首位。
  9.“四有教师培育行动。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以培育“四有”教师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爱心、责任、奉献”的杭州教师核心价值观。继续拓展教师海外培训,安排筹划6个教师团赴海外研修(培训)。圆满完成第二轮502名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工程和“十二五”教师专业发展全员培训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双基地、双导师、双模块”的“理论—实践双核”名师培养模式,有42名培养人选入选省特级教师,占全市新入选特级教师总数的65%。
  10学生成长助推行动。以市政府名义召开杭州市中小学育人工作座谈会,认真做好全省中小学育人工作会议和省委夏宝龙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层层学习传达和贯彻落实工作。围绕“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教育”、“五水共治”、“最美精神”等五大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全市734所中小学、75.4万中小学生传唱《大禹纪念歌》,让学生们在传唱中感悟大禹治水的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深化对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意义的理解。成功举办杭州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全市共有93所中小学和8所幼儿园的2471人参加比赛,推进一区二校与国外知名足球俱乐部合作,全市有16所中小学入选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三、准确把握八项民生脉动
  1.全力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平台建设。
2015年共录制播出初二、初三年级语文与数学和初一、初二年级英语与科学共8门学科共计316节名师公开课,累计达576节。
  2.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全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累计达到625所,覆盖率达到91.11%。
  3.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工作。召开全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工作视频会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并延长寒假、暑假学校体育场地开放时间。
  4.实施百万学生饮食放心工程和校园饮水安全提升工程。投入1.3亿元改善学校食堂环境,打造“阳光食堂”,构筑校园食品安全网络体系。全市中小学食堂大宗食品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率达100%,802所学校食堂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占比接近87%,食堂A、B等级覆盖率接近84%;品牌超市进校园比例达83%以上,加热保温饮水设施安装覆盖率达90%以上。
  5.坚持推进阳光招生工程。加大招生政策宣传力度,开通招生咨询热线,接受家长政策咨询;积极打造“互联网+招生”宣传平台,详细公布公办初中、小学学区划分和初中、小学、幼儿园招生政策问答。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招生“零择校”,民办小学免试自主录取,民办初中实行“零门槛”网上报名,电脑派位和面谈自主招生相结合。中考集中统一招生考试坚持网上报名、网上阅卷、网上直播录取。
  6.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建立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截至目前共有两批36所中小学成为杭州市课改试点学校。召开“轻负高质”现场会以及小学、初中“轻负高质”论坛、推广中小学校在“轻负高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继续落实“六个严格”要求,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全面落实小学低段“零起点”教学,组织开展市区初中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家长满意度调查。
  7.推进扫盲工作,全市已有1.56万人接受扫盲教育,经考核脱盲1.33万人,全年脱盲者达4.4万人;组织4600余人参加成人“双证制”教育培训。
  8.打造数字化市民学习服务平台,制订《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建设方案》,“杭州市终身学习网”(空中课堂)在2015年杭州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上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