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

45708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3-21 13:49:33  浏览次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杭州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聚焦服务保障G20国际峰会,深入实施国家及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保障,以构筑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为基本要求,拉高标杆,补足短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努力办好“立人、公平、适合、开放、可持续”的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
  事业发展预期目标: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7%以上,省等级幼儿园、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分别达到97%、75%以上,“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保持在99%以上,优质高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一、以办好G20峰会为圆心,全力加强宣传服务保障工作
  1扎实推进“当好东道主,服务G20”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办好G20峰会这一圆心,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点和优势,在全市大中小学广泛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重点做好“携手1+6,做好主人翁,迎接G20”、“知杭州,爱家乡”——迎峰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各美其美,喜迎峰会”——“美丽学校”建设成果大型展示活动、“做文明市民,展国际风采”——杭州市大中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等十大主题活动。各地各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峰会的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G20国际峰会各级各类活动项目,全面营造教育系统“服务峰会、保障峰会、奉献峰会”的浓厚氛围。
  2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手段,通过校园网、QQ群、公众号,全面宣传G20峰会。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通过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服务G20峰会最有特色的工作、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最具典型的事例,展示教育系统人人参与、支持、服务G20峰会的良好氛围。健全负面舆情预警机制,主动应对、及时化解不良舆论干扰。
  二、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各级各类党建工作的统筹指导,着力推进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和民办院校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行事历和党建工作报表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建立区、县(市)教育部门和市属高校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健全和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同提升”工作机制,本着应建尽建原则,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覆盖,培育和打造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委全会等重要精神,分层分级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十三五”名校长培养人选研修班、党组织书记研修班等各类主体班次培训,提高干部素养。积极探索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普通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强化对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分析研判。严格执行局管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述德述法等制度,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完善干部梯队建设,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梯次完备的后备干部队伍和常态化的选拔工作机制。实施“两双向、两选送”的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加强机关干部与直属学校(单位)、学校(单位)之间的双向挂职锻炼。
  3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发挥教书育人先锋引领作用机制和平台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责任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保障G20峰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三进一访”、党员教师进社区和“关爱工程”活动,培育和创建“一校一品”的党建工作品牌。加快打造“智慧党建”,通过网站、移动终端(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媒体,打造党员群众共同学习、交流、互动平台,不断优化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教育系统惩防体系2014—2017年工作实施细则》,强化系统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严格执行六大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创新监察机制,健全直属学校纪检组织机构和人员,积极探索驻局纪检监察组对驻在部门、归口监督单位和联系单位有效监督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纪检工作和监督制度。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和谈话提醒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系列品牌建设,形成青少年学生崇尚廉洁、教师廉洁从教、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
    三、以落实系列新政为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
  1启动实施杭州教育“十三五”规划。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精准谋划出台“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完善各项顶层设计,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多样化、小班化、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工作,明确阶段性目标,为杭州教育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优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实施《杭州市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优化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幼儿园园舍建设、教师素质提升、优质资源拓展、民办幼儿园质量提升、保育员队伍建设等项目,实施杭州市第二轮幼儿园品牌建设,满足杭州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相对就近)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
  3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启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教学实训工场、现代学徒制试点、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品牌专业、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名师和名校长、示范性校企共同体、技能名师工作室等相关建设(试点)项目。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努力构建中职学生成长“立交桥”。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打造杭州现代职业教育升级版。
  4加快推进市属高校转型发展。推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兴办创业型、应用型和研究型大学,支持筹建民办西湖大学,支持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建设。加强高校应用型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化高校产学对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加强高校内涵发展,支持市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市属高校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推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修订完善市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推进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
  5加速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研制并实施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完善随班就读机制和送教上门服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强特殊学校建设,鼓励特殊学校扩大自闭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招生类别,积极探索特殊学校卫星班建设;加强普通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建设。积极开展“医教结合”试点,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服务。
  6.全面构建全纳开放终身教育体系。贯彻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市民学习圈,重点建设街道15分钟、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岗位培训、农村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指导有关县(市)创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建设一批乡镇(街道)成人继续教育综合体。
  7构建完善民办教育公共政策体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加快形成公办民办互补、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及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四、以深入实施七大教育行动为保障,全面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1全面育人行动。全面贯彻省市育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2016年度德育十大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教育引导、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体系,切实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化美丽学校建设,推进第二批美丽学校重点培育校创建工作,丰富创建形式和内涵,努力打造教育系统“最美”品牌。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时事教育,深化推进“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教育,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艺术课,坚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价制度,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测试,办好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心理危机识别体系,积极做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
  2优质教育资源拓展行动。深化名校集团化战略,鼓励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七区、县(市)举办、领办、承办分校(园),加快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七区、县(市)延伸。2016年,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81%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52%以上,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完善并落实学校(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督促落实《2015—2017年杭州市城区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实施项目建设计划》,确保学校建设“三同步”。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及抽查复核工作,全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覆盖率达到93%以上。加大高中段学校建设力度,竣工并交付使用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加快推进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建设,开工建设杭州二中萧山分校;积极推进交通职高笕桥新校区、中策职校康桥新校区、大江东“一普一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教育国际化行动。以迎峰会为契机,以贯彻落实《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和《杭州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充分发挥市国际化教育专委会沟通协调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深化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协作。积极支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外教聘请、合作办学从城区向县(市)延伸,从普高向职高拓展,争取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突破。进一步扩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模,满足在杭外籍人员子女接受国际教育的需求;鼓励中小学校招生国际学生,完善涉外课程体系,为外籍人员子女接受中国课程教育提供便利;鼓励本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进一步加强教师海外交流研训,拓展海外师训基地。到2016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与海外学校结对总数达550对以上,结对率达34 %;直属学校“校校有外教”全面实现,全市聘有外教高中段学校比例达40%;培育和建设40个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创建30所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
  4教育信息化行动。以“互联网+教育”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杭州智慧教育发展整体架构。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数据资源的归集、交换和共享,完成“杭州市教育数据交换中心平台”、“杭州市普通高中新高考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实施项目”、“杭州市高中走班选课排课管理及个性化实施项目”建设;推进教育“一卡通”项目建设和应用,实现全市45%学生使用教育“一卡通”。推进云学堂项目建设,建立10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6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4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继续推进名师公开课,形成一批云学堂课程群。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建成7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市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120所。
  5教育内涵提升行动。巩固和深化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支持区、县(市)积极创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坚持差异化、选择性原则,总结推广试点学校经验,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实行必修走班教学,进一步健全与课改和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积极争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深化中职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加快推进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创新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轻负高质”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规范作业管理等工作,完善学生课业负担与家长满意度第三方评估和初三学生学业水平监测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制度。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育的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推进小班化教育。
  6“四有”教师培育行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坚持正面引领和底线规范相结合,持之以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做好首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启动以新锐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新一轮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开展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研制出台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具体实施办法,切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带动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拒绝有偿补课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惩处、检查等长效机制。
  7教育治理优化行动。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评估、保障机制,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开放式建章立制。进一步落实教育系统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政务服务网建设,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信用建设等工作。推进教育立法,完成《杭州市学生伤害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修改草案)》、《杭州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和《杭州市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办法》修改工作。坚持依法治校,以“一校一章程一规划”为核心,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运作机制,深入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推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和完善督导工作机制建设,提升教育督导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规范学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试行部分教育服务项目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做好学校爱国卫生和垃圾分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校园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五、以提升人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落脚点,切实抓好教育民生实事
  1.实施主城区与萧山、余杭、富阳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
继续做好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双向定额招生工作,新增富阳区纳入双向定额招生。
  2强化中小学校饮食安全保障。全面加强学校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者定点采购督查,进一步推进后厨操作可视的“透明厨房”建设,“透明厨房”建设率达到80%;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园直饮水建设工程(2014—2016三年计划),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饮用水安全。
  3全面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学堂建设。拍摄录制初三语文、数学和初二、初三英语、科学学科名师公开课共计180节以上;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建设小学名师微课60节。
  4推动安全教育进千校万家。建立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学校安全教育”模式,引导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平台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实现我市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化并逐步向家庭延伸。
  5打造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 建设“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智能移动APP,及时发布和推送面向市民的各类学习活动、教育培训信息;开发全市终身学习电子地图,实现各学习机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实时在线搜索,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   
  6.优化特殊儿童就学服务。
建立3—5个特殊学校卫星班,建设20个普通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完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机制;建设1—3个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高残疾青少年就业能力。

杭州市教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

45708

来源: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6-03-21 13:49  浏览次数: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杭州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聚焦服务保障G20国际峰会,深入实施国家及省市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以优质均衡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为保障,以构筑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为基本要求,拉高标杆,补足短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教育品质,努力办好“立人、公平、适合、开放、可持续”的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十三五”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开局。
  事业发展预期目标: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8.7%以上,省等级幼儿园、省二级及以上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分别达到97%、75%以上,“三残”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保持在99%以上,优质高中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
  一、以办好G20峰会为圆心,全力加强宣传服务保障工作
  1扎实推进“当好东道主,服务G20”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办好G20峰会这一圆心,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特点和优势,在全市大中小学广泛深入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重点做好“携手1+6,做好主人翁,迎接G20”、“知杭州,爱家乡”——迎峰会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各美其美,喜迎峰会”——“美丽学校”建设成果大型展示活动、“做文明市民,展国际风采”——杭州市大中学生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等十大主题活动。各地各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峰会的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G20国际峰会各级各类活动项目,全面营造教育系统“服务峰会、保障峰会、奉献峰会”的浓厚氛围。
  2加强宣传引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阵地和手段,通过校园网、QQ群、公众号,全面宣传G20峰会。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通过主流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服务G20峰会最有特色的工作、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最具典型的事例,展示教育系统人人参与、支持、服务G20峰会的良好氛围。健全负面舆情预警机制,主动应对、及时化解不良舆论干扰。
  二、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
  1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意见》,认真落实党组织书记管党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推动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各级各类党建工作的统筹指导,着力推进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和民办院校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建工作行事历和党建工作报表建设,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固定活动日等制度。建立区、县(市)教育部门和市属高校党建工作例会制度。健全和完善新社会组织党建“同部署、同要求、同考核、同提升”工作机制,本着应建尽建原则,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效覆盖,培育和打造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品牌。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五中全会及省、市委全会等重要精神,分层分级抓好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实施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工程,抓好“十三五”名校长培养人选研修班、党组织书记研修班等各类主体班次培训,提高干部素养。积极探索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普通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条件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强化对直属学校(单位)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分析研判。严格执行局管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述德述法等制度,坚持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完善干部梯队建设,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梯次完备的后备干部队伍和常态化的选拔工作机制。实施“两双向、两选送”的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加强机关干部与直属学校(单位)、学校(单位)之间的双向挂职锻炼。
  3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和党员教师发挥教书育人先锋引领作用机制和平台建设,广泛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岗”和“责任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教育系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服务保障G20峰会的各项工作和任务。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服务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大力推进“三进一访”、党员教师进社区和“关爱工程”活动,培育和创建“一校一品”的党建工作品牌。加快打造“智慧党建”,通过网站、移动终端(APP客户端)、微信、微博等媒体,打造党员群众共同学习、交流、互动平台,不断优化党员教育、党员管理和党建工作。
  4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实施《教育系统惩防体系2014—2017年工作实施细则》,强化系统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和“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认真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严格执行六大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创新监察机制,健全直属学校纪检组织机构和人员,积极探索驻局纪检监察组对驻在部门、归口监督单位和联系单位有效监督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纪检工作和监督制度。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和谈话提醒教育,积极推进廉政文化系列品牌建设,形成青少年学生崇尚廉洁、教师廉洁从教、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文化氛围。
    三、以落实系列新政为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
  1启动实施杭州教育“十三五”规划。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精准谋划出台“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完善各项顶层设计,重点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加快推进教育多样化、小班化、国际化、信息化以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工作,明确阶段性目标,为杭州教育实现新一轮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优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启动实施《杭州市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坚持公益性、普惠性原则,优化和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幼儿园园舍建设、教师素质提升、优质资源拓展、民办幼儿园质量提升、保育员队伍建设等项目,实施杭州市第二轮幼儿园品牌建设,满足杭州户籍适龄儿童和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相对就近)享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
  3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以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为核心,全面启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教学实训工场、现代学徒制试点、综合性品牌实训基地、品牌专业、优秀教育教学团队、名师和名校长、示范性校企共同体、技能名师工作室等相关建设(试点)项目。加快推进中高职衔接,努力构建中职学生成长“立交桥”。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打造杭州现代职业教育升级版。
  4加快推进市属高校转型发展。推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兴办创业型、应用型和研究型大学,支持筹建民办西湖大学,支持浙江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建设。加强高校应用型建设,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深化高校产学对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加强高校内涵发展,支持市属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推动市属高校争创全国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积极引进国际优质资源,推动中外高校合作办学,修订完善市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创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推进市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市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体系。
  5加速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研制并实施全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完善随班就读机制和送教上门服务,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加快发展残疾学生高中阶段教育,因地制宜发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加强特殊学校建设,鼓励特殊学校扩大自闭症儿童、多重残疾儿童招生类别,积极探索特殊学校卫星班建设;加强普通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建设。积极开展“医教结合”试点,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针对性的教育、康复和保健服务。
  6.全面构建全纳开放终身教育体系。贯彻实施《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整合全市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市、区(县、市)、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市民学习圈,重点建设街道15分钟、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岗位培训、农村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指导有关县(市)创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建设一批乡镇(街道)成人继续教育综合体。
  7构建完善民办教育公共政策体系。落实《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制订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和保障机制,加快形成公办民办互补、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及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四、以深入实施七大教育行动为保障,全面提升教育核心竞争力
  1全面育人行动。全面贯彻省市育人工作会议精神,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2016年度德育十大行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教育引导、示范引领、实践养成相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体系,切实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深化美丽学校建设,推进第二批美丽学校重点培育校创建工作,丰富创建形式和内涵,努力打造教育系统“最美”品牌。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文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时事教育,深化推进“第二课堂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体育卫生艺术科技等教育,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艺术课,坚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价制度,全面实施中小学学生艺术素质评价测试,办好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心理危机识别体系,积极做好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干预工作。
  2优质教育资源拓展行动。深化名校集团化战略,鼓励支持主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到七区、县(市)举办、领办、承办分校(园),加快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七区、县(市)延伸。2016年,主城区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81%以上,全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98%以上;全市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52%以上,城乡幼儿园互助共同体覆盖率保持在85%以上。完善并落实学校(幼儿园)专项布局规划,督促落实《2015—2017年杭州市城区义务教育规划配套学校实施项目建设计划》,确保学校建设“三同步”。继续做好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定及抽查复核工作,全市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覆盖率达到93%以上。加大高中段学校建设力度,竣工并交付使用学军中学紫金港校区,加快推进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建设,开工建设杭州二中萧山分校;积极推进交通职高笕桥新校区、中策职校康桥新校区、大江东“一普一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
  3教育国际化行动。以迎峰会为契机,以贯彻落实《杭州市加快推进城市国际化行动纲要》和《杭州市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教育国际化。充分发挥市国际化教育专委会沟通协调作用,健全工作机制。深化跨文化交流与教育协作。积极支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外教聘请、合作办学从城区向县(市)延伸,从普高向职高拓展,争取市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取得突破。进一步扩大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规模,满足在杭外籍人员子女接受国际教育的需求;鼓励中小学校招生国际学生,完善涉外课程体系,为外籍人员子女接受中国课程教育提供便利;鼓励本市中小学校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进一步加强教师海外交流研训,拓展海外师训基地。到2016年底,实现全市中小学与海外学校结对总数达550对以上,结对率达34 %;直属学校“校校有外教”全面实现,全市聘有外教高中段学校比例达40%;培育和建设40个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创建30所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
  4教育信息化行动。以“互联网+教育”为引领,进一步完善杭州智慧教育发展整体架构。完善各级各类教育数据资源的归集、交换和共享,完成“杭州市教育数据交换中心平台”、“杭州市普通高中新高考过程性评价个性化实施项目”、“杭州市高中走班选课排课管理及个性化实施项目”建设;推进教育“一卡通”项目建设和应用,实现全市45%学生使用教育“一卡通”。推进云学堂项目建设,建立100个名特教师微课堂、60个跨校选修课程超市、400个精品在线网络开放课程资源,继续推进名师公开课,形成一批云学堂课程群。推进“名师网络工作室”项目,建成70个精品“名师网上工作室”。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全市创建智慧教育示范校120所。
  5教育内涵提升行动。巩固和深化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成果,支持区、县(市)积极创建浙江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县(市、区);坚持差异化、选择性原则,总结推广试点学校经验,全面推进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义务教育段学校全覆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全面实行必修走班教学,进一步健全与课改和高考改革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制度,积极争创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全面深化中职教育选择性课程改革,加快推进各项配套制度建设,创新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轻负高质”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小学“零起点”教学、规范作业管理等工作,完善学生课业负担与家长满意度第三方评估和初三学生学业水平监测机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监测制度。加强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育的指导,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推进小班化教育。
  6“四有”教师培育行动。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坚持正面引领和底线规范相结合,持之以恒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统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系列,做好首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工作。进一步强化教师专业发展,启动以新锐教师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新一轮名师培养工程,着力培养教师队伍的领军人物。继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校际交流。开展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题调研,研制出台落实国家和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具体实施办法,切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带动和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加强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建立健全拒绝有偿补课的教育、宣传、考核、监督、惩处、检查等长效机制。
  7教育治理优化行动。健全教育决策、执行、监督、评估、保障机制,推进管办评分离,推进开放式建章立制。进一步落实教育系统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及政务服务网建设,做好政务信息公开、政务数据资源归集共享、行政权力事项网上运行、信用建设等工作。推进教育立法,完成《杭州市学生伤害事故防范及处理条例(修改草案)》、《杭州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草案)》和《杭州市民办培训学校管理办法》修改工作。坚持依法治校,以“一校一章程一规划”为核心,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运作机制,深入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推行学校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和完善督导工作机制建设,提升教育督导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进一步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完善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环境。规范学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试行部分教育服务项目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做好学校爱国卫生和垃圾分类等工作,进一步提升校园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五、以提升人民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落脚点,切实抓好教育民生实事
  1.实施主城区与萧山、余杭、富阳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
继续做好主城区与萧山、余杭两区双向定额招生工作,新增富阳区纳入双向定额招生。
  2强化中小学校饮食安全保障。全面加强学校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者定点采购督查,进一步推进后厨操作可视的“透明厨房”建设,“透明厨房”建设率达到80%;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园直饮水建设工程(2014—2016三年计划),确保学生在校期间饮用水安全。
  3全面推进名师公开课云学堂建设。拍摄录制初三语文、数学和初二、初三英语、科学学科名师公开课共计180节以上;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建设一批优质网络课程;建设小学名师微课60节。
  4推动安全教育进千校万家。建立学校安全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学校安全教育”模式,引导中小学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实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通过平台自主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实现我市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化并逐步向家庭延伸。
  5打造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平台。 建设“市民数字化学习服务平台”、智能移动APP,及时发布和推送面向市民的各类学习活动、教育培训信息;开发全市终身学习电子地图,实现各学习机构、学习资源、学习信息实时在线搜索,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学习。   
  6.优化特殊儿童就学服务。
建立3—5个特殊学校卫星班,建设20个普通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示范性资源教室;完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机制;建设1—3个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提高残疾青少年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