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 “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的通知
杭教团〔2017〕1号
来源:市教育局团工委 发布日期:2017-04-01 13:42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各直属学校:
为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教育工委相关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杭州市教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助力剿灭劣Ⅴ类水”为重点,通过积极参与“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将“五水共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广泛动员青少年成为“河小二”(“河小二”是广大青少年参与治水力量的总称,是河长的助手),积极参与开展“河小二”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协助河长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宣传教育实践,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尊重和遵循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和需求,将“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与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相融合,推动“五水共治”主题教育实践有形化、常态化、实效化。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宣传者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和直属学校要围绕“五水共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对“五水共治”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支持并投身治水行动,全面营造爱水惜水护水的浓厚氛围。以学校为单位,通过河道清洁、绿化、监督、科普等活动,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学生社会实践、社团进社区等活动载体,多途径、多形式开展节水、治水等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做好“六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启动仪式、召开一次主题班(团)队会(课)、出一期专题黑板报、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校园治水“金点子”征集活动、举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使广大教师、学生深切感受到“五水共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河小二”队伍针对性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相关宣传。结合团队活动,广泛开展学习、传唱《大禹纪念歌》活动,深化广大师生对“五水共治”战略部署的认同。加强与学校日常德育活动的融合,积极将“五水共治”主题宣传教育融入到“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既有教育活动品牌之中。同时要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倡议书、家访等形式,教育和动员家长支持治水、宣传治水、参与治水,使“五水共治”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师生、每一位家长。在宣传教育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五水共治记心中 青春力量要建功”网络知识竞赛(通知另发),活动结束后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一二三等奖。
(二)开展“我给河流记周记”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监督者
3月至9月期间,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给校园周边河流记周记”活动,发挥学校在“五水共治”中的特殊作用,以一带十,营造全民动员、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小学、初中学生参加“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在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活动(活动方案见附件1)。高中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志愿小队或家庭为单位参与活动,重点是积极参与了解、监督当地的河道治理重大工程、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分类处置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周边的一条河流或湖泊作为记录对象,可以是重点治理的黑臭河或者经过治理已见成效的示范河,以就近、安全为原则,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观察记录;根据学段的不同,可以和家长老师一起对河流水质、风貌的变化进行直观呈现和报道,可以对河流水质等进行检测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也可以发掘河流湖泊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开展人文调查等。“我给河流记周记”活动成果请于9月底前上交,各区、县(市)教育局上交不少于8篇,各直属学校上交不少于5篇。在此基础上评出“优秀河流周记”若干篇。
(三)开展“清清河水 亲亲自然”主题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展示者
结合已有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征集以“清清河水 亲亲自然”为主题的微视频作品,通过拍摄“河小二巡河记”视频,鼓励青少年儿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宣传考察,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儿童和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同感。主办方将对征集的微视频作品进行评选,按照一定比例,分组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活动方案见附件2)。
(四)开展“河小二在巡视”志愿服务行动,争当“五水共治”的践行者
以“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为主题,按照“队伍+项目”的建设思路,组建杭州市中小学生“河小二”巡河志愿服务队,发动各中小学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志愿服务行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集中开展河道文明监督劝导、河道美化义务劳动、劝阻不文明现象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倡导全市高中学生积极开展“五水共治”科学考察活动,依托“蓝色梦想”学生环保社团联盟,以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专业机构技术定期进行对河水采样监测,开展生态环境小课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市教育局将根据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队、优秀调研(实践)报告(活动方案见附件3)。
(五)开展“讲好治水护水故事”先进评选表彰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推进者
(六)根据各区、县(市)教育局和直属学校“五水共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9月份在学校层面集中开展以“讲好治水护水故事”为主题的“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分享活动,寻访实践中涌现的优秀学生典型和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举行全市层面的“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会暨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利用各类平台展示传播典型人物事迹和优秀实践案例,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活动取得实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校要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周密制定工作计划,精心设计组织相关活动,并将相关任务分解细化到点、责任到人,既要贯彻落实统一部署和要求,形成合力;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五水共治”工作宣传报道,及时反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和成效,突出正面引导,挖掘亮点、树立典型,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形成广大师生共同倡导、热情参与的良好风尚。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独特优势,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和报送工作,及时报道、报送相关信息。9月底前要将本区域(学校)“五水共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上报市教育局。
(三)健全机制,确保长效。开展“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动员广大师生参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校要把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爱水惜水护水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全过程,推动形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附件:1.“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方案
2.“河小二巡河记”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3.“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科学考察活动方案
杭州市教育局 共青团杭州市委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2017年3月14日
附件1 :“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由社区红领巾志愿者担任少年版的“河小二”,通过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增强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在红领巾志愿者带动家庭共同助力“五水共治”的行动中,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与行为养成。
二、活动对象
杭州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的少先队员。
三、活动时间
2017年6月底为宣传发动阶段,7月初至8月底为具体行动实施阶段。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以社区红领巾志愿者为基本组织单位(小队模式),由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统一部署,通过资料查询、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杭州水环境的演变历史(尤其是社区周边水域环境),分析概括水环境及其保护的基本现状,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剿灭劣V类水”的建议和措施。每支小队人数应控制在5到8人,活动必须在社区少先队辅导员带领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第二阶段:以社区家庭为单位,家长带领红领巾志愿者到河道水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中心等治水现场(或社区周边水域)了解五水治理的相关情况,指导社区红领巾志愿者撰写讲演稿、倡议书,编辑图文演示文稿等在社区、学校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社区红领巾志愿者在家长帮助下设计和实施家庭节水计划。
五、组织评审
请各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汇报材料(要求图文结合,反映活动真实性、有效性),于2017年9月底前发至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团队工作部邮箱(3300532539@qq.com)。
市少工委、市少先队校外总部将根据活动发动面、参与率、取得成效等活动组织情况,评选区县、社区优秀组织奖。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形成社区、家庭双方合力,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抓好落实。各基层社区少先队要在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加强安全和卫生意识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注重实效,细致引导。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者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让青少年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意识,认真思考有效结合社区、生活周边环境的水环境保护宣传实践内容。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多种渠道报道宣传活动进展情况,努力营造全市中小学少先队员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郁氛围,展现“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的实际效果。
未尽事宜请联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团队工作部 12355-8;85821082。
附件2 :“河小二巡河记”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拍摄“河小二巡河记”视频,鼓励青少年儿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到附近河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中心等治水现场进行宣传考察,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儿童和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同感。
二、活动内容
以“河小二巡河记”为主题,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在上下学途中、双休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五水共治”成果宣传和相关专业知识普及活动;开展的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河小二”日常巡河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对河道环境整治后的成效进行展示,或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乱丢乱排等现象进行曝光监督。
在创作主题下,可自定标题;创作内容切合活动主题,反映真实现状,对“五水共治”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含小学、初中及高中在读学生)。
四、活动安排
1.启动准备阶段:4月中旬。设计活动专题网页,并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文学部小微”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活动通知。
2.作品征集阶段:4月下旬至6月下旬。作品上传至活动专题页面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3.作品评奖阶段:7月。
五、参赛作品要求及报送方式
1.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要突出主题“河小二巡河记”,画面真实,情节结构合理,并附有文字和解说。风格不限,纪实、微电影、动画短片等均可。
(2)文字和解说需紧扣画面,能补充诠释视频内容,展示客观数据等信息,发表主观思考、建议和意见等。文字或字幕需大小适中,解说需语音清晰。
(3)可以通过手机、IPAD、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拍摄,可经后期剪辑、配音,但须保证图像稳定、声音清晰、音画配合,时长约60秒。视频为FLV格式,大小不超过60M。
(4)参考手机视频拍摄制作软件:VUE、美拍、秒拍、iMovie、绘声绘影等。
2.参与方式:
关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z_qsnhdzx)或“文学部小微”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ngwxb),按照页面提示上传视频作品;或登录活动专题网页。
六、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作品数,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小学组、中学组(含初中及高中)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七、活动注意事项
1.作品必须由活动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确认被拍摄者同意。活动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2.参赛者同意主办方在本次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公布和免费使用参赛作品、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并同意主办方在公布和使用参赛作品前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剪辑。本次活动的相关活动包括:活动的宣传、广告、作品集、作品展以及获奖公告等。
3.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未尽事宜请联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康绿野,电话85821065;徐明,电话85821058;杭州市教育局团工委司文朋、何莺,电话87028715。
附件3:“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科学考察活动方案
以“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为主题,按照“队伍+项目”的建设思路,发动高中社团积极参与科学考察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4月—9月
二、参与对象
全市高中学生
三、活动内容
1.运用社会调查、参观和考察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小课题研究,体验真实生活情境(学校、家庭周围河道水质及治理后情况考察、住宅小区雨水管网水污染现状考察、水源地水质考察、海绵城市考察、生态治污的现状考察、家庭生活节水调查等),提高青少年对“五水共治”的认识,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2.在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基础上,学校(或社团)提交考察报告作为考察成果参加评选。科学考察报告必须主题明确、实施过程清晰、原始材料齐全完整、实施结果(数据)准确可靠,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可形成具体的行动落实,通过此项活动真实反映学生们对现实的探究和自身行为的责任倡导。
四、奖项设置
根据上交作品数量质量、倡导建议的科学合理性等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
五、相关要求
1.参加评选的科学考察报告须为学生的原创作品,应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践与思考,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得代笔或抄袭,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研究成果者,一律取消资格并通报批评。
2.参评作品均用A4纸,封面标有主题、学校名称、指导教师、联系方式,正文后应附有原始数据、活动过程照片等材料。题目用3号宋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
3.参评作品以学校为单位选送。每个学校选送2—5篇。
4.纸质材料盖章后请于10月13日前送至杭州市教育局团工委(屏风街8号),电子稿请同时发送至团工委邮箱:hzstgw@163.com。联系人:司文朋、何莺。联系电话:87028715。
六、考察活动师资和学生培训另行通知。
为认真学习贯彻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教育工委相关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杭州市教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决定在全市中小学校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助力剿灭劣Ⅴ类水”为重点,通过积极参与“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将“五水共治”、保护环境、合理利用与节约资源的意识和行为渗透到青少年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广泛动员青少年成为“河小二”(“河小二”是广大青少年参与治水力量的总称,是河长的助手),积极参与开展“河小二”助力剿灭劣Ⅴ类水集中行动,协助河长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等宣传教育实践,并通过“小手拉大手”营造全社会关注水资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尊重和遵循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规律和需求,将“五水共治”重大战略部署与学校教育工作实际相结合、相融合,推动“五水共治”主题教育实践有形化、常态化、实效化。
二、活动内容
(一)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宣传者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和直属学校要围绕“五水共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对“五水共治”重要意义的认识,积极支持并投身治水行动,全面营造爱水惜水护水的浓厚氛围。以学校为单位,通过河道清洁、绿化、监督、科普等活动,抓住“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等时间节点,结合学雷锋志愿服务、学生社会实践、社团进社区等活动载体,多途径、多形式开展节水、治水等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做好“六个一”活动,即举行一次启动仪式、召开一次主题班(团)队会(课)、出一期专题黑板报、举行一次专题讲座、开展一次校园治水“金点子”征集活动、举行一次环保实践活动,使广大教师、学生深切感受到“五水共治”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条件的可以组织“河小二”队伍针对性地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开展相关宣传。结合团队活动,广泛开展学习、传唱《大禹纪念歌》活动,深化广大师生对“五水共治”战略部署的认同。加强与学校日常德育活动的融合,积极将“五水共治”主题宣传教育融入到“与信仰对话”“与人生对话”“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等既有教育活动品牌之中。同时要通过校讯通、班级QQ群、倡议书、家访等形式,教育和动员家长支持治水、宣传治水、参与治水,使“五水共治”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名师生、每一位家长。在宣传教育基础上,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生“五水共治记心中 青春力量要建功”网络知识竞赛(通知另发),活动结束后评选优秀组织奖和一二三等奖。
(二)开展“我给河流记周记”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监督者
3月至9月期间,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给校园周边河流记周记”活动,发挥学校在“五水共治”中的特殊作用,以一带十,营造全民动员、全民治水的良好氛围。小学、初中学生参加“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在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活动(活动方案见附件1)。高中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社区的实际情况,以志愿小队或家庭为单位参与活动,重点是积极参与了解、监督当地的河道治理重大工程、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分类处置等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周边的一条河流或湖泊作为记录对象,可以是重点治理的黑臭河或者经过治理已见成效的示范河,以就近、安全为原则,定期(每周不少于一次)观察记录;根据学段的不同,可以和家长老师一起对河流水质、风貌的变化进行直观呈现和报道,可以对河流水质等进行检测分析,提出意见建议,也可以发掘河流湖泊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开展人文调查等。“我给河流记周记”活动成果请于9月底前上交,各区、县(市)教育局上交不少于8篇,各直属学校上交不少于5篇。在此基础上评出“优秀河流周记”若干篇。
(三)开展“清清河水 亲亲自然”主题微视频作品征集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展示者
结合已有校园教育实践活动,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征集以“清清河水 亲亲自然”为主题的微视频作品,通过拍摄“河小二巡河记”视频,鼓励青少年儿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宣传考察,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儿童和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同感。主办方将对征集的微视频作品进行评选,按照一定比例,分组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活动方案见附件2)。
(四)开展“河小二在巡视”志愿服务行动,争当“五水共治”的践行者
以“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为主题,按照“队伍+项目”的建设思路,组建杭州市中小学生“河小二”巡河志愿服务队,发动各中小学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志愿服务行动,利用暑期社会实践集中开展河道文明监督劝导、河道美化义务劳动、劝阻不文明现象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倡导全市高中学生积极开展“五水共治”科学考察活动,依托“蓝色梦想”学生环保社团联盟,以学生社团为主体,通过专业机构技术定期进行对河水采样监测,开展生态环境小课题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或实践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市教育局将根据志愿服务开展情况,评选优秀志愿服务队、优秀调研(实践)报告(活动方案见附件3)。
(五)开展“讲好治水护水故事”先进评选表彰活动,争当“五水共治”的推进者
(六)根据各区、县(市)教育局和直属学校“五水共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9月份在学校层面集中开展以“讲好治水护水故事”为主题的“五水共治”社会实践分享活动,寻访实践中涌现的优秀学生典型和优秀案例。在此基础上举行全市层面的“五水共治”社会实践报告会暨先进评选表彰活动,利用各类平台展示传播典型人物事迹和优秀实践案例,进一步推进“五水共治”活动取得实效。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校要立足学校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周密制定工作计划,精心设计组织相关活动,并将相关任务分解细化到点、责任到人,既要贯彻落实统一部署和要求,形成合力;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五水共治”工作宣传报道,及时反映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进展和成效,突出正面引导,挖掘亮点、树立典型,营造积极的舆论氛围,形成广大师生共同倡导、热情参与的良好风尚。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系统独特优势,带动家庭、社会共同参与。要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宣传和报送工作,及时报道、报送相关信息。9月底前要将本区域(学校)“五水共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上报市教育局。
(三)健全机制,确保长效。开展“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是动员广大师生参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各地各校要把握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契机,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爱水惜水护水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班主任工作、学校日常管理等全过程,推动形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附件:1.“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方案
2.“河小二巡河记”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3.“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科学考察活动方案
杭州市教育局 共青团杭州市委
杭州市环境保护局 杭州市“五水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
2017年3月14日
附件1 :“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由社区红领巾志愿者担任少年版的“河小二”,通过开展宣传实践活动,增强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充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在红领巾志愿者带动家庭共同助力“五水共治”的行动中,进一步推动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责任意识与行为养成。
二、活动对象
杭州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的少先队员。
三、活动时间
2017年6月底为宣传发动阶段,7月初至8月底为具体行动实施阶段。
四、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以社区红领巾志愿者为基本组织单位(小队模式),由社区少先队大队部统一部署,通过资料查询、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杭州水环境的演变历史(尤其是社区周边水域环境),分析概括水环境及其保护的基本现状,思考人与生态的关系,提出切实可行“剿灭劣V类水”的建议和措施。每支小队人数应控制在5到8人,活动必须在社区少先队辅导员带领下进行,以确保安全。
第二阶段:以社区家庭为单位,家长带领红领巾志愿者到河道水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中心等治水现场(或社区周边水域)了解五水治理的相关情况,指导社区红领巾志愿者撰写讲演稿、倡议书,编辑图文演示文稿等在社区、学校开展“五水共治”宣传活动。社区红领巾志愿者在家长帮助下设计和实施家庭节水计划。
五、组织评审
请各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于根据活动开展情况,形成汇报材料(要求图文结合,反映活动真实性、有效性),于2017年9月底前发至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团队工作部邮箱(3300532539@qq.com)。
市少工委、市少先队校外总部将根据活动发动面、参与率、取得成效等活动组织情况,评选区县、社区优秀组织奖。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形成社区、家庭双方合力,并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抓好落实。各基层社区少先队要在区、县(市)社区青少年俱乐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认真做好相关的组织工作,加强安全和卫生意识教育,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注重实效,细致引导。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实践者的年龄特征及能力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要让青少年能够充分认识到保护水环境的重要性,树立责任意识,认真思考有效结合社区、生活周边环境的水环境保护宣传实践内容。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利用多种渠道报道宣传活动进展情况,努力营造全市中小学少先队员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浓郁氛围,展现“红领巾助力五水共治”的实际效果。
未尽事宜请联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团队工作部 12355-8;85821082。
附件2 :“河小二巡河记”微视频征集评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拍摄“河小二巡河记”视频,鼓励青少年儿童在家长、老师的带领下,到附近河道、自来水厂、污水处理中心等治水现场进行宣传考察,开展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儿童和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工作的认同感。
二、活动内容
以“河小二巡河记”为主题,用视频的方式记录在上下学途中、双休日、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五水共治”成果宣传和相关专业知识普及活动;开展的水源地保护、水环境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河小二”日常巡河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对河道环境整治后的成效进行展示,或对巡河过程中发现的乱丢乱排等现象进行曝光监督。
在创作主题下,可自定标题;创作内容切合活动主题,反映真实现状,对“五水共治”工作有积极推动作用。
三、参加对象
全市中小学生(含小学、初中及高中在读学生)。
四、活动安排
1.启动准备阶段:4月中旬。设计活动专题网页,并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及“文学部小微”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相关活动通知。
2.作品征集阶段:4月下旬至6月下旬。作品上传至活动专题页面截止日期为6月30日。
3.作品评奖阶段:7月。
五、参赛作品要求及报送方式
1.作品要求:
(1)参赛作品要突出主题“河小二巡河记”,画面真实,情节结构合理,并附有文字和解说。风格不限,纪实、微电影、动画短片等均可。
(2)文字和解说需紧扣画面,能补充诠释视频内容,展示客观数据等信息,发表主观思考、建议和意见等。文字或字幕需大小适中,解说需语音清晰。
(3)可以通过手机、IPAD、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拍摄,可经后期剪辑、配音,但须保证图像稳定、声音清晰、音画配合,时长约60秒。视频为FLV格式,大小不超过60M。
(4)参考手机视频拍摄制作软件:VUE、美拍、秒拍、iMovie、绘声绘影等。
2.参与方式:
关注“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微信公众号(微信号:hz_qsnhdzx)或“文学部小微”微信公众号(微信号:sngwxb),按照页面提示上传视频作品;或登录活动专题网页。
六、奖项设置
根据参赛作品数,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小学组、中学组(含初中及高中)一、二、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
七、活动注意事项
1.作品必须由活动参赛者本人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确认被拍摄者同意。活动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
2.参赛者同意主办方在本次活动及其相关活动中公布和免费使用参赛作品、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并同意主办方在公布和使用参赛作品前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剪辑。本次活动的相关活动包括:活动的宣传、广告、作品集、作品展以及获奖公告等。
3.本次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未尽事宜请联系: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康绿野,电话85821065;徐明,电话85821058;杭州市教育局团工委司文朋、何莺,电话87028715。
附件3:“五水共治 志愿先行”科学考察活动方案
以“五水共治 青春同行”为主题,按照“队伍+项目”的建设思路,发动高中社团积极参与科学考察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7年4月—9月
二、参与对象
全市高中学生
三、活动内容
1.运用社会调查、参观和考察等方式开展生态环境小课题研究,体验真实生活情境(学校、家庭周围河道水质及治理后情况考察、住宅小区雨水管网水污染现状考察、水源地水质考察、海绵城市考察、生态治污的现状考察、家庭生活节水调查等),提高青少年对“五水共治”的认识,树立“人水和谐”理念。
2.在开展科学考察活动的基础上,学校(或社团)提交考察报告作为考察成果参加评选。科学考察报告必须主题明确、实施过程清晰、原始材料齐全完整、实施结果(数据)准确可靠,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可形成具体的行动落实,通过此项活动真实反映学生们对现实的探究和自身行为的责任倡导。
四、奖项设置
根据上交作品数量质量、倡导建议的科学合理性等评选一、二、三等奖若干。
五、相关要求
1.参加评选的科学考察报告须为学生的原创作品,应真实体现学生的实践与思考,形成的文字材料不得代笔或抄袭,若发现涉嫌抄袭或侵犯他人研究成果者,一律取消资格并通报批评。
2.参评作品均用A4纸,封面标有主题、学校名称、指导教师、联系方式,正文后应附有原始数据、活动过程照片等材料。题目用3号宋体,正文用小4号宋体。
3.参评作品以学校为单位选送。每个学校选送2—5篇。
4.纸质材料盖章后请于10月13日前送至杭州市教育局团工委(屏风街8号),电子稿请同时发送至团工委邮箱:hzstgw@163.com。联系人:司文朋、何莺。联系电话:87028715。
六、考察活动师资和学生培训另行通知。
科学考察报告
学 校 |
|
标 题 |
| |
团队名称 |
|
指导老师 |
| |
电子邮箱 |
|
联系电话 |
| |
考察内容摘要(不超过100字) | ||||
考察内容陈述(3000字以内,材料另附) | ||||
科学建议(材料另附) | ||||
生态环保行动倡导语 |
1、 2、 3、 | |||
学校选送意见 |
学校盖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