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2017年工作总结

49674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3-02 14:24:44  浏览次数:

  1.打好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硬仗。杭州市作为东道主,建立“一办两部五组—六区—市属八校”运行机制,制定落实 “1+X”工作方案体系,组织近12000人直接参与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调动超过10万人开展前期准备和各项外围保障服务,为成功打造高水平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盛会发挥了关键作用。市教育局积极履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下对接、内外联络、综合协调等职责,确保信息畅通,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并牵头协调8所承办具体赛事的市属学校,高质量抓好场馆建设、赛务准备、校园安全、师生参与等工作。运动会期间,杭州市为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各省团部人员等提供优质服务和全面保障,完美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舆情”,取得竞技成绩、精神文明、育人成效“三个大丰收”,获得各方高度评价。
  2.高等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贯彻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开展“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调研,研究起草《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17年12月由市委市政府发文,为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全面提升杭州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协调推进民办西湖大学筹建工作,在完成省政府批筹基础上报教育部审批,并接受教育部专家组实地考察评议,目前进入教育部批复阶段。协调推进浙江工程师学院(浙大工程师学院)建设,新校舍建设开工,招收新生824人。“西湖学者”、“西湖鲁班”等六个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通过终期验收,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行列。杭师大入选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江东“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获批立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高职优质建设校名单,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市属高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3.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取得突破。推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在桐庐、建德、淳安试点推进跨层级共享优质师资机制,研究完善推进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学校基本建设, 2017年竣工中小学(幼儿园)66所,开工在建133所。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中策职校康桥校区开工建设,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建筑主体竣工,杭二中萧山分校推进主体施工,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连续四年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累计交流普通教师5112名、骨干教师1765名、校长828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启动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2017年首批建成42个,名优教师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
  4.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适应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要求,出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全面开展民办教育专项核评,出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评定第二批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22个,建成2个卫星班、4个市级医教结合点,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评定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92个,推进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建设。
  5.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市中小学与国(境)外学校友好结对突破900对,海外师训基地7个,中外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学校7所,认定首批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40个,首批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30所。进一步健全涉外教育服务体系,在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萧山区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新设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报省教育厅审批。现有1000余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近900名外籍学生、近2000名港澳台学生在我市中小学随班就读。成立杭州市中小学外籍教师服务中心,协调推进外教资源统筹管理。市属高校首家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完成240名招生计划。
  6.全面育人实践成果巩固深化。成功协办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全国150余名与会代表实地考察杭州中小学党建和学校德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积极稳妥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高考平稳落地。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推进文明校园、美丽学校建设,创建优秀党建品牌,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动杭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9所中小学入选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杭州籍新生连续七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
  7.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全面完成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六项工程,建成特需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示范(培育)专业10个,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0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0个,组织100名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成功举办市属高校第二届科技成果推介会,12项科研成果和4个重大科技合作平台签约转化,转让金额合计超过1000万元。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评定10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项目。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认定内涵提升、产教融合、改革试点三大类共87个建设立项项目,创建省级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首批立项项目56个。在2017年浙江省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大赛中,我市获得21金33银24铜。
  8.加快建设“四有”教师队伍。出台《杭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遴选1005名培养人选,实施“新锐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队伍梯度建设。3名教师获得全国“教学名师”称号,39名教师获省教坛新秀称号,440名教师获得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育人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市教育局联合主流媒体策划推出“教育追梦人”系列大型宣传活动,组织第五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弘扬杭州教师“最美”精神,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9.教育便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20项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取消个人办事事项申请材料21件,完成学籍信息、教师信息、学校信息等约180万条数据的归集,实现个人办事事项网上申请全覆盖;落实中考加分“一窗受理”、取消房产证明简化入学报名程序,并实现教师资格证书补发换发等公共服务事项仅凭申请人身份证办理。继续推进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开通教育收费移动支付,试行“标准化+智慧管理”校园后勤服务管理模式。
  10.教育精准帮扶成效明显。市教育局先后与新疆阿克苏、湖北恩施、衢州市教育局签订教育帮扶协议。探索开展对贵州黔东南州、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等地的组团式帮扶,组织教师赴援建地区短期送教讲学,2017年3批43位名师赴黔东南州等地开展送教支教帮扶活动,为受援地区教师开展本地培训942人、异地培训1372人;接收新疆阿克苏地区等援建地区骨干教师来杭跟岗学习15批次500余人。在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台江县民族高级中学、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分别举办“扶智班”、“甘霖班”、“杭州班”,面向当地对口帮扶贫困村招生,设立专项经费予以补助,选派优秀教师任教。组织学校与援建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据初步统计,已有285所学校与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贵州黔东南州、湖北恩施州、青海德令哈市等地276所受援学校结对,397名杭州教师与598名受援教师结对,促进了受援地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了当地教师队伍建设。

杭州市教育局2017年工作总结

49674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03-02 14:24  浏览次数:

  1.打好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硬仗。杭州市作为东道主,建立“一办两部五组—六区—市属八校”运行机制,制定落实 “1+X”工作方案体系,组织近12000人直接参与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调动超过10万人开展前期准备和各项外围保障服务,为成功打造高水平全国学生体育运动盛会发挥了关键作用。市教育局积极履行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上下对接、内外联络、综合协调等职责,确保信息畅通,运转高效,保障有力,并牵头协调8所承办具体赛事的市属学校,高质量抓好场馆建设、赛务准备、校园安全、师生参与等工作。运动会期间,杭州市为来自全国34个代表团的万余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各省团部人员等提供优质服务和全面保障,完美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舆情”,取得竞技成绩、精神文明、育人成效“三个大丰收”,获得各方高度评价。
  2.高等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贯彻落实高教强省战略,开展“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调研,研究起草《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17年12月由市委市政府发文,为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全面提升杭州市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提供有力政策保障。协调推进民办西湖大学筹建工作,在完成省政府批筹基础上报教育部审批,并接受教育部专家组实地考察评议,目前进入教育部批复阶段。协调推进浙江工程师学院(浙大工程师学院)建设,新校舍建设开工,招收新生824人。“西湖学者”、“西湖鲁班”等六个市属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项目通过终期验收,一批优秀人才入选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行列。杭师大入选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江东“智能制造”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正式获批立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入选省高职优质建设校名单,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市属高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升。
  3.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取得突破。推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在桐庐、建德、淳安试点推进跨层级共享优质师资机制,研究完善推进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快学校基本建设, 2017年竣工中小学(幼儿园)66所,开工在建133所。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中策职校康桥校区开工建设,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建筑主体竣工,杭二中萧山分校推进主体施工,优质教育资源基础保障进一步加强。连续四年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工作,累计交流普通教师5112名、骨干教师1765名、校长828名。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启动杭州市“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2017年首批建成42个,名优教师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
  4.高水平教育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适应新型居住证制度改革要求,出台《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州市区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管理办法(试行)》,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杭接受相应教育的权利。全面开展民办教育专项核评,出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认定和管理办法》,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评定第二批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22个,建成2个卫星班、4个市级医教结合点,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评定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92个,推进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建设。
  5.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全市中小学与国(境)外学校友好结对突破900对,海外师训基地7个,中外合作高中课程教育项目学校7所,认定首批杭州市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40个,首批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30所。进一步健全涉外教育服务体系,在钱塘江金融港湾核心区、萧山区科技城、杭州未来科技城新设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已报省教育厅审批。现有1000余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读,近900名外籍学生、近2000名港澳台学生在我市中小学随班就读。成立杭州市中小学外籍教师服务中心,协调推进外教资源统筹管理。市属高校首家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西兰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完成240名招生计划。
  6.全面育人实践成果巩固深化。成功协办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会议,全国150余名与会代表实地考察杭州中小学党建和学校德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积极稳妥推进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高考平稳落地。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推进文明校园、美丽学校建设,创建优秀党建品牌,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动杭州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39所中小学入选2017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杭州籍新生连续七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
  7.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质增效。全面完成市属高校产学对接六项工程,建成特需专业15个,中高职衔接示范(培育)专业10个,技能名师工作室30个,示范性职工培训中心10个,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20个,组织100名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进企服务。成功举办市属高校第二届科技成果推介会,12项科研成果和4个重大科技合作平台签约转化,转让金额合计超过1000万元。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扎实推进,评定10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项目。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全面实施,认定内涵提升、产教融合、改革试点三大类共87个建设立项项目,创建省级中职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首批立项项目56个。在2017年浙江省中职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大赛中,我市获得21金33银24铜。
  8.加快建设“四有”教师队伍。出台《杭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遴选1005名培养人选,实施“新锐教师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我市教师队伍梯度建设。3名教师获得全国“教学名师”称号,39名教师获省教坛新秀称号,440名教师获得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和育人工作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市教育局联合主流媒体策划推出“教育追梦人”系列大型宣传活动,组织第五届“最美杭州人——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评选活动,弘扬杭州教师“最美”精神,营造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9.教育便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推进教育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实现20项办事事项“最多跑一次”,取消个人办事事项申请材料21件,完成学籍信息、教师信息、学校信息等约180万条数据的归集,实现个人办事事项网上申请全覆盖;落实中考加分“一窗受理”、取消房产证明简化入学报名程序,并实现教师资格证书补发换发等公共服务事项仅凭申请人身份证办理。继续推进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开通教育收费移动支付,试行“标准化+智慧管理”校园后勤服务管理模式。
  10.教育精准帮扶成效明显。市教育局先后与新疆阿克苏、湖北恩施、衢州市教育局签订教育帮扶协议。探索开展对贵州黔东南州、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等地的组团式帮扶,组织教师赴援建地区短期送教讲学,2017年3批43位名师赴黔东南州等地开展送教支教帮扶活动,为受援地区教师开展本地培训942人、异地培训1372人;接收新疆阿克苏地区等援建地区骨干教师来杭跟岗学习15批次500余人。在黔东南州民族高级中学、台江县民族高级中学、德令哈市第一中学分别举办“扶智班”、“甘霖班”、“杭州班”,面向当地对口帮扶贫困村招生,设立专项经费予以补助,选派优秀教师任教。组织学校与援建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据初步统计,已有285所学校与新疆阿克苏、西藏那曲、贵州黔东南州、湖北恩施州、青海德令哈市等地276所受援学校结对,397名杭州教师与598名受援教师结对,促进了受援地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了当地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