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总结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9-01-16 16:12:33  浏览次数:

  2018年,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启建设新时代杭州“美好教育”新篇章。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杭州综合排名第一。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奖,并被中国教育报予以头版专题报道。全市累计12个区县(市)成功创建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县(市),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占比超过20%。
  一、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狠抓市委巡察意见整改落实,制定《工委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18项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抓好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制定实施,落实直属学校(单位)党组织和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报告制度。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全面提质。
  二、中小学育人工作与时俱进
  制定实施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构建“美好成长之旅”育人工作新体系。深化身边德育工程,修订出版德育地方教材《最忆杭州》,培育学生家乡情怀,今年已在小学三年级、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启用。深化阳光体育运动,新增1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累计87所,全市各级足球特色学校占比30%以上,省级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达3个;杭州籍新生连续八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
  三、学有优教基础进一步夯实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 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保障体系。十区教育融合有序推进,新增临安区纳入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十区双向共招生768人;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交付使用,首届面向六城区和余杭区1:1招生共576人;杭二中钱江学校主体竣工,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全市新建竣工配套中小学、幼儿园85所。
  四、“三名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西湖大学于今年2月正式获批。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于今年4月签约落户我市,北大信息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萧山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滨江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经开区等。
  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工作,创建第二批省级试点单位10个,评定第二批市级试点项目10个,建成8个列入教育部试点的专业标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杭州样式”初步形成。深入实施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评定第二批80个市级建设项目,创建15个省级建设项目,省“名校名师名专业工程”立项单位年度考核优良率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省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大赛杭州代表队金牌数和奖牌数连续八年蝉联全省第一。
  六、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制定实施公办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任职任教分年度清理规范计划。率先在全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排查出各类非法开展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的机构1943个,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1884份,797家培训机构被关停;制定营利性文化课程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研制教育培训合同示范文本等相关经验做法获得教育部官网推广。
  七、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
  研制教育国际化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布局和建设,新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批招生,总数达8所。加强普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全市125所小学在一年级试点开设地方英语课程,中小学与海外学校结对数达1000对以上。出台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在线平台建设与应用,“名师公开课”项目网络点击量超过9500万人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成功创建15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累计29所,占比16.86%,名列全省首位。
  八、“四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
  大力推进新锐教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1005名35周岁以下各学科拔尖的青年教师,加快完善优秀教师梯队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建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招收1500余名学员覆盖所有乡镇,辐射引领近万名乡村教师。巩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和《中小学校和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处理办法》,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47人入选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全市在职特级教师总计272名,约占全省总数的30%。教师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普高、中职、初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8%、98%、96.7%、99.2%以及97.4%以上。
  九、教育民生实事落细落实
  在全省率先建立学后托管服务市级政策保障机制,六城区218所学校(校区)开展学后托管工作,21000余名学生参加,其他区、县(市)143所学校(校区)试点开展。在全市启动小学生推迟上学改革,更好保障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启用“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招生入学信息通过部门间数据互换共享方式实现核查,简化报名程序。各类教育收费实现电子化便捷化办理。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为市民提供全市培训机构基础信息查询服务。
  十、教育精准帮扶成效明显
  加大组团式教育帮扶力度,选派158名中小学教师分赴青海、西藏、新疆、黔东南、恩施州、衢州等地开展长期支教,分批组织1017人次专家名师赴援建地区开展短期送教讲学。在黔东南州、德令哈等地举办“扶智班”、“甘霖班”、“杭州班”,招收当地贫困学生。与台江县签订帮扶协议,支持台江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成效获得各方面高度肯定,涌现了不少先进事迹和优秀案例。如原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退休后义务担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带领台江民族中学显著提高办学水平,被评为最美浙江人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今年教师节得到中组部陈希部长接见,并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优秀教师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

杭州市教育局2018年工作总结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9-01-16 16:12  浏览次数:

  2018年,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深化教育改革,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建设“美好教育”的实施意见》,开启建设新时代杭州“美好教育”新篇章。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教育治理现代化指数监测报告显示,杭州综合排名第一。新名校集团化办学模式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奖,并被中国教育报予以头版专题报道。全市累计12个区县(市)成功创建省基本教育现代化县(市),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占比超过20%。
  一、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
  狠抓市委巡察意见整改落实,制定《工委规范“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制度》等18项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长效机制,扎实推进“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抓好系统各级党组织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制定实施,落实直属学校(单位)党组织和负责人履行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报告制度。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推动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全面提质。
  二、中小学育人工作与时俱进
  制定实施中小学“美好成长”计划,构建“美好成长之旅”育人工作新体系。深化身边德育工程,修订出版德育地方教材《最忆杭州》,培育学生家乡情怀,今年已在小学三年级、初一年级、高一年级启用。深化阳光体育运动,新增12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累计87所,全市各级足球特色学校占比30%以上,省级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达3个;杭州籍新生连续八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
  三、学有优教基础进一步夯实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推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 共建共享市域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实施意见》,健全完善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政策保障体系。十区教育融合有序推进,新增临安区纳入普通高中双向定额招生,十区双向共招生768人;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交付使用,首届面向六城区和余杭区1:1招生共576人;杭二中钱江学校主体竣工,计划明年投入使用。全市新建竣工配套中小学、幼儿园85所。
  四、“三名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积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西湖大学于今年2月正式获批。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于今年4月签约落户我市,北大信息技术研究院签约落户萧山区,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滨江区,奥克兰大学中国创新研究院签约落户经开区等。
  五、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国家级试点工作,创建第二批省级试点单位10个,评定第二批市级试点项目10个,建成8个列入教育部试点的专业标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杭州样式”初步形成。深入实施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评定第二批80个市级建设项目,创建15个省级建设项目,省“名校名师名专业工程”立项单位年度考核优良率位居全省前列。2018年省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大赛杭州代表队金牌数和奖牌数连续八年蝉联全省第一。
  六、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
  依法规范民办中小学、幼儿园办学行为,制定实施公办在编教师到民办中小学任职任教分年度清理规范计划。率先在全省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全市共排查出各类非法开展中小学文化课程培训的机构1943个,累计发出整改通知书1884份,797家培训机构被关停;制定营利性文化课程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研制教育培训合同示范文本等相关经验做法获得教育部官网推广。
  七、教育国际化、信息化进程加快推进
  研制教育国际化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布局和建设,新增3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获批招生,总数达8所。加强普通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全市125所小学在一年级试点开设地方英语课程,中小学与海外学校结对数达1000对以上。出台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在线平台建设与应用,“名师公开课”项目网络点击量超过9500万人次。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成功创建15所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累计29所,占比16.86%,名列全省首位。
  八、“四有”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
  大力推进新锐教师培养工程,重点培养1005名35周岁以下各学科拔尖的青年教师,加快完善优秀教师梯队建设。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组建119个名师乡村工作室,招收1500余名学员覆盖所有乡镇,辐射引领近万名乡村教师。巩固深化师德师风建设成果,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和《中小学校和中小学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处理办法》,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加强对教师的教育和管理。47人入选浙江省第十二批特级教师,全市在职特级教师总计272名,约占全省总数的30%。教师学历层次得到进一步提升,普高、中职、初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9.8%、98%、96.7%、99.2%以及97.4%以上。
  九、教育民生实事落细落实
  在全省率先建立学后托管服务市级政策保障机制,六城区218所学校(校区)开展学后托管工作,21000余名学生参加,其他区、县(市)143所学校(校区)试点开展。在全市启动小学生推迟上学改革,更好保障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启用“小学招生无纸化报名管理系统”,招生入学信息通过部门间数据互换共享方式实现核查,简化报名程序。各类教育收费实现电子化便捷化办理。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上线运行,为市民提供全市培训机构基础信息查询服务。
  十、教育精准帮扶成效明显
  加大组团式教育帮扶力度,选派158名中小学教师分赴青海、西藏、新疆、黔东南、恩施州、衢州等地开展长期支教,分批组织1017人次专家名师赴援建地区开展短期送教讲学。在黔东南州、德令哈等地举办“扶智班”、“甘霖班”、“杭州班”,招收当地贫困学生。与台江县签订帮扶协议,支持台江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教育对口帮扶工作成效获得各方面高度肯定,涌现了不少先进事迹和优秀案例。如原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退休后义务担任黔东南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带领台江民族中学显著提高办学水平,被评为最美浙江人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今年教师节得到中组部陈希部长接见,并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优秀教师代表中外记者见面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