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都市圈六地市教育局长共话发展

来源:衢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9-08-07 13:55  浏览次数:
  杭州都市圈是国家六大都市圈之一,是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2016年,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成为国家战略。2018年10月,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
  教育是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教育协同发展,8月1日-2日,杭州都市圈教育专业委员会六地市教育局长会议在衢州召开。这是杭州都市圈六地市第一次召开教育局长会议,来自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市教育局长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发展。
  教育难题如何破? 六地市教育局长共分享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面对这项人人关注的“大民生”,六地市也面临了不少类似的教育难题。如何破题?六地市的教育局长们分享起了自己的做法。
  针对新老城区、城乡及市域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质量的差距,杭州市教育局从推动优质资源供给侧改革入手,开启新一轮名校集团化改革,鼓励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推动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向县(市)延伸,打破了县域界限,开展城乡互动,盘活县域教育资源。另外,还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模式,实现教师编制跨层级划转。跨域突破、县域盘活、师资融通、技术带动,“新名校集团化改革”为面临城市化发展下的城市和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答卷。“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名校集团化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做招生一体化的探索。”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介绍。
  太多教育之外的繁杂琐事占据了学校和老师们的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如何给学校和老师“减负”,成了不少教育人关心的话题。湖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方明介绍,湖州市目前就在解决这个问题。湖州市教育局经充分调研,统计出近3年,仅市级层面各类涉校非教学任务达到103项。实行清单管理,取消其中的65项,只留下38项,并建立了学校非教学事项管理的长效机制,为老师们实实在在地减负。
  教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参会的教育局长们都十分关注的内容。衢州市教育局局长毛胜田介绍了衢州的“十个一”做法,分享衢州今年在幼儿园、义务教育段新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此外,衢州还在考试评价、学生转学、教师职称评审等多项事务中探索“最多跑一次”,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方便,引领教育公平。
  嘉兴市教育局分享了嘉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做法;绍兴市教育局打通招生渠道,建立区域一体的招生机制、普职融通;黄山市教育局正在着手解决民办学校的财务监管问题……分享做法之外,教育局长们更交流了一些教育困惑和当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教育难题,希望接下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探讨解决方法。
  定期交流,深化合作
  六地市将开展更多教育合作
  近年来,杭州都市圈各市都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是杭州都市圈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六地市教育协同发展,会议还通过了由衢州市教育局牵头起草的《杭州都市圈教育合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遵循“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协力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鼓励支持所辖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单位)之间开展交流合作。
  六地市要建立定期会晤交流机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局长会议和教育考察交流活动,共同商讨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及教育交流合作项目与形式。建立联络处室定期交流机制,每季度专题交流各地教育改革创新工作。
  搭建互动平台,深化城市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国名师名校长论坛、都市圈中职校长论坛、特殊(听障)教育联盟、都市圈优秀学生夏令营和中学生跨地市研学等活动。
  参与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和干部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信息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协作。
  此外,还将实施“互联网+”工程,完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果信息发布钉钉群、微信群,及时分享教育领域个性化、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典型经验。
  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杭州都市圈正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杭州都市圈”是国家六大都市圈之一(从2006年第一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排名前5名的都市圈一直未有变化,分别是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和南京五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着重建设的四大都市圈之一 ,其范围是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5县市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柯桥、诸暨、歙县等杭州相邻7县市(区)为紧密层,区域总面积53441平方公里,面积约占长三角区域的三分之一。

杭州都市圈六地市教育局长共话发展

来源:衢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9-08-07 13:55  浏览次数:
  杭州都市圈是国家六大都市圈之一,是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2016年,国家《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规划》公布,杭州都市圈被列入“一核五圈四带”的“五圈”之一,成为国家战略。2018年10月,杭州都市圈第九次市长联席会议召开,浙江省衢州市、安徽省黄山市正式加入杭州都市圈。
  教育是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为推动教育协同发展,8月1日-2日,杭州都市圈教育专业委员会六地市教育局长会议在衢州召开。这是杭州都市圈六地市第一次召开教育局长会议,来自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市教育局长和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齐聚一堂,共话教育发展。
  教育难题如何破? 六地市教育局长共分享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面对这项人人关注的“大民生”,六地市也面临了不少类似的教育难题。如何破题?六地市的教育局长们分享起了自己的做法。
  针对新老城区、城乡及市域优质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质量的差距,杭州市教育局从推动优质资源供给侧改革入手,开启新一轮名校集团化改革,鼓励市属高中名校出市入县,推动城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向县(市)延伸,打破了县域界限,开展城乡互动,盘活县域教育资源。另外,还创新教师编制管理模式,实现教师编制跨层级划转。跨域突破、县域盘活、师资融通、技术带动,“新名校集团化改革”为面临城市化发展下的城市和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答卷。“接下来,我们还将在名校集团化管理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做招生一体化的探索。”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蒋锋介绍。
  太多教育之外的繁杂琐事占据了学校和老师们的时间,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如何给学校和老师“减负”,成了不少教育人关心的话题。湖州市教育局副局长许方明介绍,湖州市目前就在解决这个问题。湖州市教育局经充分调研,统计出近3年,仅市级层面各类涉校非教学任务达到103项。实行清单管理,取消其中的65项,只留下38项,并建立了学校非教学事项管理的长效机制,为老师们实实在在地减负。
  教育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是参会的教育局长们都十分关注的内容。衢州市教育局局长毛胜田介绍了衢州的“十个一”做法,分享衢州今年在幼儿园、义务教育段新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此外,衢州还在考试评价、学生转学、教师职称评审等多项事务中探索“最多跑一次”,让老百姓享受实实在在的方便,引领教育公平。
  嘉兴市教育局分享了嘉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做法;绍兴市教育局打通招生渠道,建立区域一体的招生机制、普职融通;黄山市教育局正在着手解决民办学校的财务监管问题……分享做法之外,教育局长们更交流了一些教育困惑和当前面临的迫在眉睫的教育难题,希望接下来还能有更多的机会探讨解决方法。
  定期交流,深化合作
  六地市将开展更多教育合作
  近年来,杭州都市圈各市都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机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推动教育协同发展,是杭州都市圈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为此,为进一步提升区域教育整体水平,推动六地市教育协同发展,会议还通过了由衢州市教育局牵头起草的《杭州都市圈教育合作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遵循“开放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协力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关系。鼓励支持所辖县(市、区)教育局、学校(单位)之间开展交流合作。
  六地市要建立定期会晤交流机制。教育专业委员会原则上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局长会议和教育考察交流活动,共同商讨教育改革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及教育交流合作项目与形式。建立联络处室定期交流机制,每季度专题交流各地教育改革创新工作。
  搭建互动平台,深化城市间教育交流与合作。完善中国名师名校长论坛、都市圈中职校长论坛、特殊(听障)教育联盟、都市圈优秀学生夏令营和中学生跨地市研学等活动。
  参与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和干部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教科研信息互通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协作。
  此外,还将实施“互联网+”工程,完善教育资源共享系统,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教育一体化发展成果信息发布钉钉群、微信群,及时分享教育领域个性化、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典型经验。
  杭州都市圈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南翼,以杭州为中心联结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五市为节点长三角打造的“金南翼”。杭州都市圈正努力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板块、亚太国际门户长三角地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先行区和浙江创业创新核心区。
  “杭州都市圈”是国家六大都市圈之一(从2006年第一次发布都市圈评价指数至今,排名前5名的都市圈一直未有变化,分别是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和南京五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居全国第一,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着重建设的四大都市圈之一 ,其范围是以杭州市区为中心,湖州、嘉兴、绍兴、衢州、黄山市市区为副中心,杭州市域5县市及德清、安吉、海宁、桐乡、柯桥、诸暨、歙县等杭州相邻7县市(区)为紧密层,区域总面积53441平方公里,面积约占长三角区域的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