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写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之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11-11)  发布日期:2021-11-11 22:59  浏览次数:

“双减”工作如火如荼,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正在直面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工作千头万绪,各地情况不一。改革,如何推进?

10月18日,教育部发布消息,将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12个省市区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好奇盼望的目光投向实验区。

为什么是这12个省市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改什么、如何改?

综合改革:迈向高质量时代的迫切需求

回顾“十三五”,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展望“十四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强烈。

以势待时,以时取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义务教育提高质量、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3个重大文件以及其他配套文件连续出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也于2019年召开。

“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2020年10月,教育部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综合改革”,开始频繁出现在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中。

巩固深化,需要综合改革——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但更应看到,刚刚起步的改革,成效也是初步,距离完全落实到位,尚有差距。

破旧立新,呼唤综合改革——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需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破有立。

内外协同,亟须综合改革——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办好基础教育。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举旗定向的基础之上。

基础教育总体方向、目标任务、政策举措、顶层设计等四梁八柱,中央已全面谋划,作出总体部署。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爬坡过坎的信心之上。

近年来,面对顽瘴痼疾和突发疫情,基础教育战线接连打响控辍保学“攻坚战”,停课不停学“遭遇战”,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阵地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战”,规范基础教育秩序、优化学生成长社会环境“生态战”,成绩显著。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有勇有谋的队伍之上。

12个实验区积极申请,多方筹备,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干部、校长、教师摩拳擦掌。

“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必须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强大动力。教育部确定建立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就是要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恩认为。

聚焦质量:综合改革的关键抓手

我国的基础教育规模大、学龄长,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3个学段共15年,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

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千头万绪,重点又在何处?

“质量”,“质量”,还是“质量”!

今年7月,教育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解决12个重点问题——

聚焦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解决配套政策保障问题;

聚焦社会热点,解决“双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提高思政课质量,解决思政课教师兼职过多、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的问题;

聚焦巩固提高普及水平,解决资源供给问题;

聚焦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问题;

聚焦义务教育质量,解决优质均衡发展问题;

聚焦学前教育质量,解决幼小科学衔接问题;

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解决县中发展提升问题;

聚焦特殊教育质量,解决融合教育问题;

聚焦激发办学活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聚焦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解决义务教育评价指南落地实施问题;

聚焦保障学生安全,解决“4个100%”(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护学岗配备)达标问题。

“12个聚焦”覆盖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教育工作全链条,涵盖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鲜明体现“综合”特色和“改革”导向。

12个省市区的规划方案,直面挑战,敢于“亮剑”。

立足可操作、能落地,上海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以建立高品质的育人体系和高效能的保障体系为目标,分解了25个工作专项。

结合当地基础教育实际,江苏省常州市提出了可优化、可拓展、可提升的改革方向,以“三大领域十项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基础保障领域改革、提质增效领域改革、创新突破领域改革。

河北省廊坊市将“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管理”写入方案。“中央文件明确表述‘推行校长职级制’,推行就是要执行、要落地。作为实验区,冲破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责无旁贷。”廊坊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所有的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育人水平,提高学校的发展水平,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培养教育水平,这关系到每个家庭,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行且坚毅:以人民为中心的践行担当

细细梳理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遍及东中西部,涵盖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地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级市等不同城市类型。

这样的布局,考虑周全。

“布局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实际。”李红恩分析,“东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但也面临着进一步提高教育品质、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等新问题,以及前瞻性探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部地区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已经尝到教育发展的红利,改革的意愿比较强,但是矛盾也比较突出,亟待通过综合改革予以化解;西部地区虽然教育底子薄,但也意味着改革空间很大,政策优势明显,需要对教育改革予以关注。”

这样的选择,别具深意。

多年来,实验区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一直充当基础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角色的上海市;创造破解“择校热”典型经验的安徽省铜陵市;在树立“五育并举”理念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取得较好成效的人口大市四川省成都市……“这些好的经验需要各实验区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炼,进一步推广。”李红恩说。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

各实验区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回答时代考题。

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广东省深圳市提出构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时代新人”的培养体系、打造一流品牌三大目标任务;

以新时期高新区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导向,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规划建构起“区级统筹、项目引领、分层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

福建省三明市推动建立主要领导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挂钩推进一批教育重点难题等“六个一”工作机制,探索山区小市办“大”教育,财政穷市办“富”教育……

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什么、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改革越往深水区,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也会越大。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基础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新题,必须要靠改革去解答、破解!”吕玉刚说,“做实验区工作,既是一份光荣使命,也是一份责任担当;重在深化综合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发展出题目 改革做文章

写在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立之际

来源:中国教育报(2021-11-11)  发布日期:2021-11-11 22:59  浏览次数:

“双减”工作如火如荼,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中国基础教育,正在直面最紧迫最核心的重要任务——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工作千头万绪,各地情况不一。改革,如何推进?

10月18日,教育部发布消息,将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12个省市区建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无数好奇盼望的目光投向实验区。

为什么是这12个省市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改什么、如何改?

综合改革:迈向高质量时代的迫切需求

回顾“十三五”,人民群众“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展望“十四五”,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日益强烈。

以势待时,以时取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任务。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义务教育提高质量、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3个重大文件以及其他配套文件连续出台,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也于2019年召开。

“基础教育已经到了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2020年10月,教育部在山西省长治市召开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暨教学工作会议,吹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

“综合改革”,开始频繁出现在基础教育工作者的视线中。

巩固深化,需要综合改革——

近年来,基础教育改革成效显著。但更应看到,刚刚起步的改革,成效也是初步,距离完全落实到位,尚有差距。

破旧立新,呼唤综合改革——

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需要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实现有破有立。

内外协同,亟须综合改革——

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办好基础教育。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举旗定向的基础之上。

基础教育总体方向、目标任务、政策举措、顶层设计等四梁八柱,中央已全面谋划,作出总体部署。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爬坡过坎的信心之上。

近年来,面对顽瘴痼疾和突发疫情,基础教育战线接连打响控辍保学“攻坚战”,停课不停学“遭遇战”,治理小区配套幼儿园“阵地战”,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战”,规范基础教育秩序、优化学生成长社会环境“生态战”,成绩显著。

开展综合改革,建立在有勇有谋的队伍之上。

12个实验区积极申请,多方筹备,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系统干部、校长、教师摩拳擦掌。

“促进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必须以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为强大动力。教育部确定建立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就是要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恩认为。

聚焦质量:综合改革的关键抓手

我国的基础教育规模大、学龄长,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3个学段共15年,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

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千头万绪,重点又在何处?

“质量”,“质量”,还是“质量”!

今年7月,教育部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工作研讨会。会议明确提出,要聚焦解决12个重点问题——

聚焦落实中央关于基础教育重大决策部署,解决配套政策保障问题;

聚焦社会热点,解决“双减”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提高思政课质量,解决思政课教师兼职过多、专业化水平不够高的问题;

聚焦巩固提高普及水平,解决资源供给问题;

聚焦整体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提升问题;

聚焦义务教育质量,解决优质均衡发展问题;

聚焦学前教育质量,解决幼小科学衔接问题;

聚焦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解决县中发展提升问题;

聚焦特殊教育质量,解决融合教育问题;

聚焦激发办学活力,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聚焦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解决义务教育评价指南落地实施问题;

聚焦保障学生安全,解决“4个100%”(专职保安员、封闭化管理、一键式报警和视频监控系统、护学岗配备)达标问题。

“12个聚焦”覆盖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教育工作全链条,涵盖基础教育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鲜明体现“综合”特色和“改革”导向。

12个省市区的规划方案,直面挑战,敢于“亮剑”。

立足可操作、能落地,上海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方案以建立高品质的育人体系和高效能的保障体系为目标,分解了25个工作专项。

结合当地基础教育实际,江苏省常州市提出了可优化、可拓展、可提升的改革方向,以“三大领域十项改革”为统领,全面推进基础保障领域改革、提质增效领域改革、创新突破领域改革。

河北省廊坊市将“中小学校长实行职级制管理”写入方案。“中央文件明确表述‘推行校长职级制’,推行就是要执行、要落地。作为实验区,冲破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责无旁贷。”廊坊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

“所有的改革最终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育人水平,提高学校的发展水平,提高每一个孩子的培养教育水平,这关系到每个家庭,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说。

行且坚毅:以人民为中心的践行担当

细细梳理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遍及东中西部,涵盖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地级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县级市等不同城市类型。

这样的布局,考虑周全。

“布局体现了不同区域的教育发展实际。”李红恩分析,“东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但也面临着进一步提高教育品质、缓解社会教育焦虑等新问题,以及前瞻性探索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大任务;中部地区正处于快速崛起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已经尝到教育发展的红利,改革的意愿比较强,但是矛盾也比较突出,亟待通过综合改革予以化解;西部地区虽然教育底子薄,但也意味着改革空间很大,政策优势明显,需要对教育改革予以关注。”

这样的选择,别具深意。

多年来,实验区在深化教育改革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一直充当基础教育改革的探路者、示范者、引领者角色的上海市;创造破解“择校热”典型经验的安徽省铜陵市;在树立“五育并举”理念和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取得较好成效的人口大市四川省成都市……“这些好的经验需要各实验区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炼,进一步推广。”李红恩说。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

各实验区以高度的政治觉悟,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回答时代考题。

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光荣使命,广东省深圳市提出构建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时代新人”的培养体系、打造一流品牌三大目标任务;

以新时期高新区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导向,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规划建构起“区级统筹、项目引领、分层实施、整体推进”的发展模式;

福建省三明市推动建立主要领导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育工作,挂钩推进一批教育重点难题等“六个一”工作机制,探索山区小市办“大”教育,财政穷市办“富”教育……

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什么、事业发展迫切需要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

“改革越往深水区,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也会越大。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基础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的难题、新题,必须要靠改革去解答、破解!”吕玉刚说,“做实验区工作,既是一份光荣使命,也是一份责任担当;重在深化综合改革,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