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杭州教育年鉴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12-01 16:46  浏览次数:

一、教育综述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2次全体会议、6次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研究审议并系统部署义务教育招生改革、校外培训机构清查整治、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等教育领域重要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了定期集中理论学习制度、联系学校制度、调研制度、履职报告制度、信息沟通机制、教育督导等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学习培训,切实增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市教育局迅速建立疫情防控专班指挥协调、信息收集、校园管控、督查抄告四大机制,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40余次,区、县(市)教育部门和直属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10余次,制定下发校园疫情防控相关方案预案、制度机制和具体工作要求等各类文件通知80余件,有力落实省、市层面相关工作部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战赢”。各地各校每日滚动式排摸,精准监测、动态掌握广大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共计排摸近162.4万人。

根据省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推迟。市教育局印发《杭州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时段开展远程教学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各校2月10日起全面开启线上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辅导,确保“停课不停学”。加强“杭州美好教育”“杭州共享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发建设,推出优质线上课程资源2500余节,开出330余门网络同步课程,实现年级、学科全覆盖,并对接电信、移动和华数传媒,打通电视、手机、电脑多个平台渠道,方便学生同步学习。

市教育、卫健、疾控等部门加强联防联控,研究制定“错时错峰”分批开学方案和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配套细则,推行“市民卡+健康码”校园智控模式,组建14个工作小组,分片指导各区、县(市)有序推进开学复课准备工作,先后派出2900余人开展驻校健康督导,累计入校服务5.79万人次。市教育局会同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检查组,对各地各校开学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核验。4月13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分批有序开学复课,涉及2600余个中小学(幼儿园)校区(园区)和40所在杭高校,共208万余名师生。开学后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细化完善分时错峰上放学、“亮码测温”进校管理、晨检午检、错时用餐等各项防控措施,协调37家市、区两级医院开设师生绿色通道,妥善处置在校期间发热咳嗽师生近3.2万人次。秋季学期全市中小学日均实到学生占比98%以上,幼儿园日均实到幼儿占比90%以上。

【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春季学期,市教育局党委开展“党建引领·岗位建功——五强化五带头”先锋行动,1162个学校党组织、4.5万余名党员干部认领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微心愿8.2万余个,在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的关键时刻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一批先进典型。全市教育系统评选最强党支部33个、最强“领头雁”27人、防疫突出系统优秀党员22名;1人获省防疫先进个人、6人获市防疫先进个人、1人获市优秀共产党员、2个单位获市防疫先进集体、1个单位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先锋行动入选全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精品案例。推进中小学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11月,制定出台《杭州市中小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围绕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个方面设置18条具体标准,并明确党支部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积极构建党支部建设“标准+特色+若干任务”内容体系。严格工作规范,编制《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明确基层党组织选举“三请示三批复”制度和选举程序要求,13个直属学校(单位)党组织顺利完成换届(成立)选举。抓实行业党建主体责任,开展“六个一”(组织一次排查、开展一次调研、制定一套标准、形成一套机制、领办一项课题、培育一批典型)活动,推进2240余所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清廉学校”建设深入推进】推进市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清廉课堂、风险排查防控、清廉环境营建、示范点建设“五大工程”。市教育局将清廉教育纳入德育工作整体规划,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编写清廉教案、校本读本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清廉教育进课堂;指导学校挖掘校本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活动;采用“漫画说廉”方式开展清廉教育,全年编发清廉四格漫画12期。市教育局系统排查廉政风险590条,制定防控措施1385条,形成防控制度机制968项,创新形成“一校一册”廉政风险防控网。12月,召开“清廉学校”建设现场会,进行总结提升。全市选树第一批“清廉学校”示范点21个、清廉优秀案例22个。

【72所学校(幼儿园)入选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现代化学校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4月,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办首次启动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社区学校等6类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评估内容突出办学思想、育人模式、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等内涵发展的关键指标,全面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经学校网上申报、区、县(市)教育局网上初审、市教育局网上复审、省督导评估承办单位网上审核、专家实地督导评估、省教育督导办评议、省教育厅终审等程序,全市72所学校(幼儿园)入选2020年省现代化学校(幼儿园),占全省总数近20%;其中,包括17所幼儿园、19所小学、15所初中、4所普高、6所职高、11所社区学校。

【教育国际化持续推进】2020年1月春节前夕,市教育局组织师生访问团赴希腊雅典开展“中国春节文化进希腊校园”活动,传播中国春节文化。进一步做好涉外教育服务,6月,市教育局在线发布中英双语版《杭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蓝皮书(2019年度)》,至年末全市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987名。来自西湖大学和浙江杭州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2名外籍教师佘吉鸿、罗杰珀被评为2020年度杭州市外国专家“钱江友谊使者”。继续组织市属高校做好杭州市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审推荐工作,2020年面向市属高校68名留学生发放奖学金121.1万元。2020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聘有专职外籍教师27名,落实聘外补助经费371万元。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和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创建工作,认定第五批示范校31所、特色品牌项目26个。全市创建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累计126所、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累计156个。

【中国第一所海外基础教育学校——迪拜中国学校筹建成功】迪拜中国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海外中国学校试点单位,是由杭州市承办的中国教育“走出去”第一所海外基础教育中国国际学校。筹建过程中,杭州市打破常规、疏通堵点,探索形成“一市对一校”支持基础教育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办学的杭州模式,为迪拜中国学校筹建开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在各方的全力支持下,迪拜中国学校于2020年9月1日举行成立仪式暨开学典礼,教育部田学军副部长视频致辞,阿联酋3位亲王、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旭航和迪拜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迪拜会场出席仪式,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及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在杭州会场出席,国内外几十家媒体进行报道。迪拜中国学校以为迪拜华侨华人子女提供优质中国基础教育为宗旨,按照中国基础教育学制设立,由杭州第二中学领办,开设中国课程,使用中国教材,规划在校生规模800人。截至2020年底,迪拜中国学校共有教职工39人,其中杭州市选派的教师27人(含3名校领导),当地聘用的阿拉伯语教师、行政人员等12人;学校开设小学一至五年级共9个班,在校学生211人。

【全市建成首批500所“智安校园”】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整体水平,有力防范危害校园安全的各类案事件,4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的通知》,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手段在校园安防建设领域的应用。在落实“校园封闭管理”“配备专职保安员”“安排护学岗”“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并与公安部门联网”等有关工作要求“四个100%”基础上,针对学校周界、访客、校门口防冲撞等“三防”建设进一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推动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自有安全指挥中心,并与公安联网共享,在守好“小门”上不断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至年末,全市首批500家“智安校园”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教育局直属学校39个校区校门口监控全部实现与公安联网。10月,市教育、公安、财政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幼儿园保安管理工作,重点围绕加强专职保安员背景审查、力量配置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

【“护校安园”提质扩面】在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会同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和市新闻出版局于5月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质扩面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逐步将“护校安园”工作标准、要求向上(中学)向下(幼儿园)延伸,并明确进一步推进

学校安全保障助力行动、食品安全“三二一”行动、交通秩序优化提升行动、文化环境市场净化行动、警校协作强化护学警务行动、校园周边“治三乱”行动等六大重点任务。各区、县(市)于8月底前出台属地工作实施方案,并在秋季学期开学后扎实推进部门会商、联合检查和隐患治理等工作。至年末,全市共有2377个校园点组建“护校安园”工作组,覆盖率达到96%,每天上放学时段参与护学超过2万人。据相关部门统计,2020年,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机动车违停、出店经营等问题投诉总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17%,涉中小学生的交通伤亡事故下降14%,亡人数同比下降57.14%,部分试点学校周边拥堵问题明显改善。

【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推进】稳步拓展以直属学校为龙头的新名校集团化办学规模,不断增强市属高中名校对区属高中的辐射引领效应,实现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4月,下城区的艮山中学加入杭十四中教育集团;6月,江干区的夏衍中学加入杭州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两校当年招生形势明显好于往年,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全市教育集团发展到412个,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68%,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72%以上。

【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新政出台】10月,市教育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办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建立培训费资金专户备案及信息公开、资金风险预警等一系列机制,为主动防范校外培训机构消费风险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路径。中小学文化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需在本市范围内选择一家银行,开立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并签订专户管理协议,向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实时监督。市教育局开发“安心培训”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当机构资金专户中最低余额或当日(一周)累计提取资金出现特定情况时,平台将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主管部门即启动问询,并视情对机构的办学经营状况、培训费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和风险评估,排除办学资金不足带来的风险。该《通知》为全省首个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对口帮扶】至2020年末,杭州市教育局与中西部的贵州、湖北、新疆、西藏、青海和吉林6省(自治区)的黔东南州、恩施州、阿克苏市、那曲市、海西州德令哈市、长春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7个地(市、州、区)以及我省的衢州市[所辖6个县、市(区)]、丽水市[所辖2个县、市(区)]及杭州市淳安县等共9个县、市(区)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和协作。全年共有38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援派支教,其中支教时间12个月及以上者达261名,18个月及以上者235名;分别与黔东南695所、恩施州128所、阿克苏18所等对口地区841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结对帮扶;赴援建地开展送教活动,共培训教师7万余人次;在杭为援建地校长、骨干教师举办专题培训班12期,515人参训;接受9批次249人来杭考察交流和跟岗学习。5名退休校长和1名退休教师赴黔东南州开展“银龄计划”援教。

【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落实《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市教育局指导直属教育事业单位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整合力量,平稳有序开展资产清算、法人登记、人员转隶、注销登记等工作,于9月完成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原有的7家直属事业单位通过“整合组建”等方式调整为4家,形成局直属事业单位“二院一室一中心”新格局,分别是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二、育人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典型选树等活动,丰厚校园文化,营造培育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2020年通过“杭州教育发布”平台推出“节粮专题”“校园文化”专题图文报道35篇,总浏览量近10万,扩大活动影响。开展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征集活动,鼓励各学校挖掘、展示校史文化精髓,汇编《美丽学校 文化铸魂——杭州中小学校园文化标识荟萃》一书。11月,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杭州学军小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江干区教育局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杭师大附中秦丽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12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等12所中小学获评为第一批“浙江省文明校园”。12月,认定杭州第十一中学等189所学校为“杭州市文明校园”,杭州第十中学等79所学校为市级“美丽学校”。

【育人队伍建设】7月,举办以“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为主题的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拔15名选手参加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3个;3名选手参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8月—10月,组织杭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活动,推动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创新发展。选树市级优秀班主任120名、局系统优秀班主任60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和吸引力。

【杭州籍新生连续10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杭州籍新生在2019学年全省高校新生(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合格率、优良率连续第10年位居全省首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秉持“健康第一”理念,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提出“小学体育趣味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选项化”课程改革目标,全市中小学校100%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2020年,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学生健美操、足球、排球、篮球等各项比赛,创新开展“喜迎亚运”阳光大课间活动展评,融合传统项目、快乐体育项目、时尚运动及游戏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市累计创建1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5所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8所国家级、44所省级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幼儿园,以及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和“满天星”训练营基地,2个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杭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杭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文化广旅游局、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自6月启动,12月结束,围绕“大爱至美·强国圆梦——阳光下成长”主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我市艺术教育深入开展。为期14天的表演类专场比赛展示近390个节目,8700余人次参与。艺术节期间,征集到歌词歌曲创作作品605件、抗疫主题优秀作品657件;不同学龄段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创新力、表现力得到各界评委专家的肯定,

【杭州市第十九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杭州市第十九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由杭州市教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举办。社团文化节自6月启动,11月结束,以“我的青春·我的社团”为主题,开展“诗以抗疫·爱我中华”诗歌节、“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文学社团PK大赛、“为地球发声”主题征文朗诵比赛、亚运主题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追寻·致敬·传承”动漫作品大赛、“剧焦心弦·演绎青春”校园心理剧大赛等活动,充分融入抗击新冠疫情和“喜迎亚运”等生动素材,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学生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从成立注册、日常管理、指导教师、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规范化运行和品牌化发展。全市中学生参与活动共计10000余人次,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参与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社团育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个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市教育局通过示范引领、模式创新,推进青少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品牌化建设。组织各学校积极申报参与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培育计划。该活动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复星工艺基金会联合开展,旨在培育优质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探索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建设,首批面向北京、上海、浙江、广西、四川5省(市、区)实施。经专家评委审议,杭州第二中学的《“与你同行”志愿服务项目》和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的《孔胜东志愿服务队——车辆维修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共50个)。

三、学前教育

【概况】全市幼儿园1049所。在园幼儿37.49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96万人。至2020年底,杭州市学前三年户籍幼儿入园率为99.15%;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89.5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74.26%。幼儿园教师持证率99.8%,学历合格率100%,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99.3%。

【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提升】 2020年,杭州市上城区海潮幼儿园等105所幼儿园(园区)被认定为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杭州市笕新第二幼儿园(曹庄园区)等30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一级幼儿园。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99.93%,其中省一级、省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0.39%。

【嵌入式幼儿园试点工作】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政府引领、需求先导、优质普惠、协同办学、灵活多样”的总体思路,以服务企业为基本宗旨,建立健全嵌入式幼儿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满足企业员工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滨江区先行先试,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全市首家科技元素智慧型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样板——海康威视幼儿园,于10月正式开园。该幼儿园采用“园(产业园区)中园(幼儿园)”设计,与人才需求密切配合,共开设12个班,首次招录幼儿90名,服务企业人才“引育用留”。

四、义务教育

【概况】杭州市有小学496所,在校学生(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64.53万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80所,在校学生(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初中部)24.94万人。其中,民办小学20所,在校学生7.25万人;民办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1所,在校学生4.05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28.52万人,占在读学生的31.87%;其中全市小学一年级新入学随迁子女3.20万人。

【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全面实施】5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刚性实施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审批地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电脑派位录取等政策要求,加强规范和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民办学校掐尖招生顽疾得到根治,六城区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从2019年的4.36:1下降到2.62:1,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维持在2019年实施小学公民同招以来的较低比值(1.71:1),“民办热”有效缓解。杭州市相关做法被省教育厅《教育参阅》“教育改革与政策专辑”刊发,供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习借鉴。同时大力推进招生入学“一件事”改革,全市小学、初中招生全部通过市教育局开发的统一平台进行;进一步完善入学预警机制,小学入学预警信息由一年延长到三年,并开始实施公办初中招生预警,引导家长主动分流,缓解热点公办学校招生压力。市区全面推行“积分量化,公平透明”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制度,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园)更加公正、公平、公开。

【公办初中提质强校专项行动】3月,市教育局制定《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办学条件提升、新名校集团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校长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深化、教科研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项目培育等八大行动措施,通过5年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明显提升。10月,确定55所首批试点学校,兼顾区域分布、城乡差异、生源层次、办学模式、办学质量等差异;借助专家指导各校制定完善试点建设“一校一方案”,鼓励因校制宜先行先试。11月,市教育局组织公办初中提质强校现场研讨活动,专题培训150人次。各区、县(市)加强要素保障和工作指导,推进试点学校建设,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初中”。12月,举行首批试点学校校长培训班,并联合媒体共同推出“家门口的好学校”访谈直播活动,强校氛围日渐浓厚。

【学后托管服务全面升级】8月,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财政补助、收取服务性费用等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全面升级“1+X”学后托管服务,支持和鼓励学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为参加基础性托管服务的学生免费提供服务;对选择参加体育、艺术等方面社团活动的学生,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适当收取学后托管服务费;托管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参加“1+X”学后托管服务的学生近11万人,占非寄宿制小学生总数19%,较2019年同比增加67%。

【“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继续实施“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点对点为乡村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2020年新增结对学校106所,全市城乡结对学校总数达到320所,萧山区、富阳区被确立为省级“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11月,全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富阳举行,充分展示、交流了实施两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果。2020年,全市共投入项目经费约3376万元,共开设城乡同步课堂7180节,开展教师网络研修4246次,各类帮扶活动总计开展1.6万节次。

五、普通高中教育

【概况】杭州市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十二年制学校)91所,在校生12.46万人,专任教师1.17万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到99.76%,高中段优质教育覆盖率达90.02%,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调整和新教材背景下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各具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走班教学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继续在全省领先。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杭州市入选2020年启动的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全国共20个,全省唯一;杭州高级中学、浙江大学附属学校、杭州绿城育华学校3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校。市教育局和3所学校迅速启动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制定三年建设规划,组建工作机构,有序推进实施。9月16日,市教育局沈建平局长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邀请,赴北京主会场出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启动会并作经验介绍。11月26日、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带队来杭调研工作,对杭州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杭州第七中学教育集团成立】2020年,杭州第七中学恢复解放路校区办学,与转塘校区实行“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模式,即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财务管理制度、两个校区,分校区招生和学籍管理。解放路校区2020年招收8个美术特色班240名学生。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启用】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于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该校为杭州高级中学领办的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位于钱塘新区河庄街道,占地246亩,是目前直属普高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该校由杭州高级中学领办,共享师资、课程、学校文化等优质教育资源,首届招收14个班672名学生。

六、中职教育

【概况】杭州市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42所(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其中职高30所、普通中专7所、成人中专5所。在校生6.9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及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专任教师 519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89.02%。2020年市区中职学校共招生13690人,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现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4所,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4所,省中职名校建设单位6所,省现代化中职学校6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6所。经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考核,5月,杭州市获得“2019年度职业教育发展优秀单位”的称号,考核总分名列全省第一。

【6所学校入选省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名单】9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启动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工作,重点支持一批职业院校和专业(群)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设区市申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遴选并报省政府同意,于12月公布建设单位名单。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等6所学校入选省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名单,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等15所学校的19个专业入选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名单。

【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深入实施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中职教育高水平发展。注重项目培育,支持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积极争创项目,全年评定25个市级建设项目,成功创建35个省级建设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完成对2018、2019年度市级建设项目的年度考核并及时下达补助经费。做好2020年省中等职业教育“三名工程”项目终期验收考核工作,全部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考核,优良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6所名校验收等级为4优2良,优秀率66.67%,优良率100.00%(全省50所名校验收等级优秀率24.00%,优良率68.00%)。

【中职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与各类职业能力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在2020年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浙江代表团共获得5金7银7铜,其中杭州获得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杭州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获得1金2银,在全省选拔赛中获得3金8银9铜;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8金5银16铜;在省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中,获得20金19 银19 铜,总成绩和奖牌数名列全省第一。

七、高等教育

【概况】在杭全日制普通高校共40所,在校生(含研究生)55.06万人。其中,部、省属高校33所,在校生(含研究生)47.05万人;市属高校7所,在校生(含研究生)8.01万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0.04%。经过3年的努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简称“三名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引进目标。全市已引进建设1所中外合作大学,引进7所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和研究生院,引进建设23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和26个高水平科研院所,为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发挥重要作用。

【中法航空大学先期研究生培养启动】8月26日,首批研究生入驻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中法航空大学先期研究生培养工作正式启动。至2020年底,入驻研究院的教师共108人,研究生共190人(其中博士生42人,硕士生148人)。9月29日,中法航空大学瓶窑校区开工建设,设计办学规模可容纳在校生1万人、教职工2000人左右。

【西湖大学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西湖大学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引进学术人才。学校累计正式签约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14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2人,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4人、国外院士1人。招收博士生274人,博士后全年进站155人,累计在站224人。重点建设9个一级学科,生物学等3个学科列入省一流(A类)学科。西湖实验室入选首批浙江省实验室。6月底,云谷校区建设工程一期主体建筑全面封顶,11月,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过渡区块基本完成装修改造,永久校区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有序推进。6个二级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已完成60个教授工作室的建设,引进192名双聘教授,引进全职教学科研人员30名,招收博士后人才88名。2020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00名,博士研究生20名,10月5日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签约落地】11月9日,萧山区政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该研究院落地萧山科技城,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研究院以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重大科学研究阵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发展目标,着眼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大科研、国际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7个方面开展建设。

【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杭州市继续实施“一校一策”,积极支持市属高校在同类院校中争创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市委、市政府于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实施意见》,于6月出台《关于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的若干意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市政工程技术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等3个专业群入选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市教育局组织市属高校一流学科、新型专业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三大建设工程年度检查,组织市属高校第二轮“西湖学者”“西湖鲁班”计划评审等系列工作,评选出12名优秀人才。

八、成人教育

【概况】全市共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6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省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桐庐县、淳安县成功创建省学习型城市,全市省学习型城市总数达到13个。杭州市转塘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8所乡镇(街道)成校被认定为省现代化成校,上城区的“匠心课堂+”等9个项目被认定为省成教品牌项目。西湖区的洪立萍、上城区的陈敏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称号;上城区的“跨界融合助推社会治理—‘公民警校’”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有需求的区、县(市)继续开展“双证制”教育,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考试学员5958人次,毕业学员1337 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全市建成文化礼堂(家园)3053家,占全部村(社区)总数的93.14%,其中农村文化礼堂1882家,占村总数的95.78%;全年开展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家园)主题活动1.31万场次,参与市民112.68万人次。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11月20日,以“全民智学,对标‘重要窗口’,助力‘双战双赢’”为主题的2020年杭州市暨下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浙江展览馆举行。活动周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8家单位会同下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市政协副主席周智林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来自省市成教协会、各区、县(市)一线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各类获奖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上,对2020年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杭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杭州市第三批示范街道30分钟市民学习圈等进行授奖,并正式启用杭州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现场同时开展线上享学直播、线下文化体验、杭州市社区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

【市民学习圈和学习型社团建设】市教育局指导各区、县(市)继续开展示范街道(乡镇)30 分钟市民学习圈和学习型社团(学习共同体)创建和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认定上城区望江街道等11家单位为“2020年杭州市示范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认定上城区杭州西湖元音琴友会等61个团队为“2020年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学习共同体)”。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共认定51个街道(乡镇)为“杭州市示范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完成《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相关工作目标。

【新增15所老年大学(学堂)】2020年,全省建设100所老年大学(学堂)工作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杭州市任务指标为14所。市教育局整合多方资源,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5所市属高校和9个区、县(市),指导有关区、县(市)和市属高校克服疫情影响,细化工作举措,紧盯节点,抢抓进度,高质量开展老年大学(学堂)建设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制作推出老年大学(学堂)统一LOGO(标识)。10月,召开老年大学(学堂)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建设成果进行宣传。全年实际新建15所老年大学(学堂),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发挥积极作用。

九、特殊教育

【概况】全市建有培智学校12所、聋人学校1所、省属盲校1所、杭州市新苗学校(民政系统)1所、工读学校1所,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班、卫星班和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全市累计建有市级合格资源教室405个(其中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84个),特殊教育“卫星班”18个,特殊教育职教实训基地6个,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学校7所。2020年,全市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6.96%,义务教育段入学率达99.69%,高中教育段入学率达91.14%。

【特殊教育提升行动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新认定杭州市开元中学等60所学校(幼儿园)的资源教室为市级合格资源教室,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等15所学校(幼儿园)的资源教室为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实现资源教室布点乡镇(街道)和随班就读5人以上学校全覆盖;其中,拱墅职业高级中学资源教室实现了高中阶段建设资源教室“零突破”。新认定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萧山区新塘小学)“卫星班”等5个项目为市特殊教育“卫星班”,实现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至少1个“卫星班”的目标,多所学校积极推进“1+N”卫星班模式,形成从学前、义务教育到高中的特殊教育、普通教育无痕融合学段链。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结合模式,认定杭州市湖墅学校职教实训基地——塑梦坊为市特殊教育职教实训基地,认定杭州市艮山路学校等2所学校为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学校。

【特殊教育师资提升】4月,选派2名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浙江省第十批援疆教师前往阿克苏开展援教活动,成为全国首批特殊教育援疆力量。7月,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首次依托杭州师范大学特殊教育资源开展线上资源教师使用资源教室的能力培训。11月,举办杭州市首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推荐22位优秀教师参加12月举行的浙江省首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2月,杭州文汇学校与黔东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级中学签署结对帮扶协议。

十、教师队伍建设

【概况】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含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不含技校、成人中专)共有专任教师10.85万名,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2.96万名,小学专任教师3.93万名,初中专任教师2.25万名,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17万名,职业高中专任教师0.47万名,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579名,工读学校专任教师65名。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具有高一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9.27%、99.86%、98.78%。2020年,扎实做好疫情背景下教师招聘工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招聘教职工7000余名,其中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毕业生4700余名。经省正高级教师评委会评审通过并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我市6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功竞聘为专技二级岗。

【教师工资收入待遇保障加强】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率先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专项督导精神,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动开展动员部署、摸底调查、细化口径、风险评估等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县(市)做好自查整改和督导迎检工作,并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牵头对6个区、县(市)开展定向督导。全市统一执行“全学段、分步走”方针,中小幼各学段教师工资收入待遇实现“2019年度不低于”的目标,并初步建立起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调整联动长效机制,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里程碑”式重大进步。

【优秀教师典型选树宣传】2020年,市教育局选树“四优秀一突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教师突出贡献者)先进典型999名,推荐49人获评省“春蚕奖”、15人获评省“绿叶奖”,教师节期间集中进行表彰;联合浙江电视台教育频道、新华网等媒体,推出“教育追梦人”第四期“教育对口支援”访谈节目,以电视人物专访形式,集中宣传15位优秀支教教师代表(团队)积极投身教育对口支援事业的先进事迹。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出台】2020年12月,杭州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信用管理机制建设的通知》,列明违反政治原则、违背公序良俗、侵害学生权益、谋取不当利益、违规有偿补课、学术失范不端、教育教学失职等7个方面共25条师德师风负面行为清单,并建立教师合同承诺、信用档案管理、师德违规查处及通报问责等多重机制,形成“一清单四机制”师德师风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关做法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肯定,以专报形式予以推广。

【银龄讲学计划实施】7月,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教育情怀的优秀退休教师到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020年,全市共招聘银龄讲学教师67名。银龄讲学教师以开展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或专题讲座,指导和帮助选聘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协助做好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等,有效带动提升选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123个乡村名师工作室,覆盖70%以上乡村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特教等学段的37个学科,累计开展导师示范课428次,参与人数7668人次;开展讲座477次,现场参与学员10226人次,线上参与学员超30000人次;开展听课评课768次,参与人数8008人次;组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研讨、研修活动2195次,参与人数23310人次;学员到导师学校见习挂职1093人次。市教育局给予考核合格的每个工作室每年3万工作经费补助,相关区、县(市)也另行给予每个工作室数万元经费支持。12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名师乡村工作室200名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开展集中培训。

【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稳步推进】2020年,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全市53所公办普通高中和3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范围,实现公办普通高中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全覆盖,民办普通高中也同步纳入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范围。全面启动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对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分类评价。

十一、教育信息化

【概况】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学已装备计算机27.28万台,全市普通中小学生机比为3.41:1,其中中学2.95:1,小学3.85:1。全市中小学100%建有校园网,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装备多媒体系统覆盖率保持100%。2020年新增99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智慧教育示范校成果鉴定,累计建成439所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超额完成《杭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有关指标。

【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迭代升级】市教育局推进教育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完成35个事项接入政府服务2.0平台,增加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6个,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进“公民上学一件事”提质扩面,完成2020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无纸化报名,累计调用数据600余万条,惠及约26万学生家庭;部分试点区域实现入学“跑零次”。杭州市推进考试服务集成改革有关做法入选2020年全国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典型经验,在11月26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作书面交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预警系统和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系统入选2020年省区域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创新试点项目。协同城市大脑建设,构建杭州教育大数据仓,归集全市学籍、教师、学校、教师资格证等约107类、200万条数据;汇集学生健康码、食安慧眼、体育场地开放、入学预警等特色指标,实现教育数字驾驶舱预警、协同、指挥等功能。开展支持IPV6访问的网络升级改造,建成集网络安全风险监控、通报预警、过程追踪、运行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网络安全服务系统。

【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名师公开课”优质资源建设,2020年制作上线《家庭教育名家讲堂》20节、《跟着名师来阅读》30节,“道德与法治”和地方课程160节;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设网络同步课程628门。杭州市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全省评审中,获评省级精品教学空间77个,省级优秀学习空间50个,空间应用优秀学校3所,空间应用优秀区域2个;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全国评审中,获评全国空间应用典型学校1所,入选全国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学习空间案例3个。杭州市18所学校入选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学校,101个案例在省级“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案例征集活动中入围,30个精品数字教育资源被省教育技术中心数字资源库录用。

十二、办学条件改善

【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34.88亿元】2020年杭州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34.8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438.52亿元(包括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426.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11.60亿元)。市本级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85.61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63.69亿元(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63.4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0.17亿元)。全市普通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66万元,普通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4.44万元,普通高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94万元,职业高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47万元。

【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7所】2020年,“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学位6.2万个;新增城镇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安装空调的教室5850个,教室空调覆盖率分别达到95%、65%以上”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至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新建中小学35所、幼儿园52所,新增学位7.98万个,为满足我市持续增长的适龄儿童入学入园需求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新增安装空调教室11987个,城镇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教室空调覆盖率达100%,农村覆盖率达95.9%,师生教学环境得到有力提升。全市新增学校用地面积约15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115.82亿元;开工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8所。新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7所,累计773所,覆盖率达99.61%。

【市属高中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和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康桥校区于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项目提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共计完成投资额3.6亿元。江干区笕桥职业高级中学(暂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计划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杭州第四中学新湾学校、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双桥校区2个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与设计招标工作。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列入前期研究计划,积极办理前期审批有关手续。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和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2个项目分别获得浙江省“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综合类一等奖”和“钱江杯(优质工程)奖”。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杭州市区高中布点规划(修编)(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组织多次论证,并向各区政府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学生资助金额9.62亿元】杭州市构建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认真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2020年,全市共有386.49万人次学生获得了“奖、助、贷、免、补”等各类资助,金额达9.62亿元。全市义务教育段343.84万人次学生免杂费、课本费及作业本费5.54亿元,12.69万人次寄宿制学校学生免除住宿费2585.52万元,3.22万人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1795.15万元,2.63万人次义务教育段困难生享受生活补助842.9万元 ;普通高中0.6万人次学生享受免学费、代收费及其它费用686.38万元,1.12万人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118.2万元;中职14.47万人次学生免除学费1.54亿元,1.36万人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363.9万元;市属高校5.87万人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贴息补助、应征入伍学费补助、勤工俭学等1.61亿元。经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审,杭州市共有126名学生获得2019—2020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

2020杭州教育年鉴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12-01 16:46  浏览次数:

一、教育综述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年召开2次全体会议、6次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教育的重要决策部署,研究审议并系统部署义务教育招生改革、校外培训机构清查整治、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等教育领域重要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了定期集中理论学习制度、联系学校制度、调研制度、履职报告制度、信息沟通机制、教育督导等工作要求。组织开展《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专题学习培训,切实增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市教育局迅速建立疫情防控专班指挥协调、信息收集、校园管控、督查抄告四大机制,先后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40余次,区、县(市)教育部门和直属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10余次,制定下发校园疫情防控相关方案预案、制度机制和具体工作要求等各类文件通知80余件,有力落实省、市层面相关工作部署,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战赢”。各地各校每日滚动式排摸,精准监测、动态掌握广大师生员工健康状况,共计排摸近162.4万人。

根据省市政府决策部署,全市各大中小学、幼儿园2020 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推迟。市教育局印发《杭州市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时段开展远程教学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各校2月10日起全面开启线上教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开展远程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业辅导,确保“停课不停学”。加强“杭州美好教育”“杭州共享课堂”等线上学习平台开发建设,推出优质线上课程资源2500余节,开出330余门网络同步课程,实现年级、学科全覆盖,并对接电信、移动和华数传媒,打通电视、手机、电脑多个平台渠道,方便学生同步学习。

市教育、卫健、疾控等部门加强联防联控,研究制定“错时错峰”分批开学方案和开学前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及配套细则,推行“市民卡+健康码”校园智控模式,组建14个工作小组,分片指导各区、县(市)有序推进开学复课准备工作,先后派出2900余人开展驻校健康督导,累计入校服务5.79万人次。市教育局会同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检查组,对各地各校开学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核验。4月13日起,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分批有序开学复课,涉及2600余个中小学(幼儿园)校区(园区)和40所在杭高校,共208万余名师生。开学后进一步健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细化完善分时错峰上放学、“亮码测温”进校管理、晨检午检、错时用餐等各项防控措施,协调37家市、区两级医院开设师生绿色通道,妥善处置在校期间发热咳嗽师生近3.2万人次。秋季学期全市中小学日均实到学生占比98%以上,幼儿园日均实到幼儿占比90%以上。

【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春季学期,市教育局党委开展“党建引领·岗位建功——五强化五带头”先锋行动,1162个学校党组织、4.5万余名党员干部认领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微心愿8.2万余个,在疫情防控和开学复课的关键时刻积极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涌现一批先进典型。全市教育系统评选最强党支部33个、最强“领头雁”27人、防疫突出系统优秀党员22名;1人获省防疫先进个人、6人获市防疫先进个人、1人获市优秀共产党员、2个单位获市防疫先进集体、1个单位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先锋行动入选全省首批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精品案例。推进中小学校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11月,制定出台《杭州市中小学校基层党支部建设标准》,围绕组织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个方面设置18条具体标准,并明确党支部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责,积极构建党支部建设“标准+特色+若干任务”内容体系。严格工作规范,编制《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选举工作手册》,明确基层党组织选举“三请示三批复”制度和选举程序要求,13个直属学校(单位)党组织顺利完成换届(成立)选举。抓实行业党建主体责任,开展“六个一”(组织一次排查、开展一次调研、制定一套标准、形成一套机制、领办一项课题、培育一批典型)活动,推进2240余所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覆盖。

【“清廉学校”建设深入推进】推进市教育系统“清廉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清廉文化建设、清廉课堂、风险排查防控、清廉环境营建、示范点建设“五大工程”。市教育局将清廉教育纳入德育工作整体规划,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编写清廉教案、校本读本等,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推进清廉教育进课堂;指导学校挖掘校本文化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清廉文化活动;采用“漫画说廉”方式开展清廉教育,全年编发清廉四格漫画12期。市教育局系统排查廉政风险590条,制定防控措施1385条,形成防控制度机制968项,创新形成“一校一册”廉政风险防控网。12月,召开“清廉学校”建设现场会,进行总结提升。全市选树第一批“清廉学校”示范点21个、清廉优秀案例22个。

【72所学校(幼儿园)入选首批浙江省现代化学校】现代化学校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落脚点,是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4月,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办首次启动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含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和社区学校等6类学校)督导评估工作,评估内容突出办学思想、育人模式、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等内涵发展的关键指标,全面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经学校网上申报、区、县(市)教育局网上初审、市教育局网上复审、省督导评估承办单位网上审核、专家实地督导评估、省教育督导办评议、省教育厅终审等程序,全市72所学校(幼儿园)入选2020年省现代化学校(幼儿园),占全省总数近20%;其中,包括17所幼儿园、19所小学、15所初中、4所普高、6所职高、11所社区学校。

【教育国际化持续推进】2020年1月春节前夕,市教育局组织师生访问团赴希腊雅典开展“中国春节文化进希腊校园”活动,传播中国春节文化。进一步做好涉外教育服务,6月,市教育局在线发布中英双语版《杭州市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蓝皮书(2019年度)》,至年末全市8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在校生人数达到1987名。来自西湖大学和浙江杭州惠灵顿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2名外籍教师佘吉鸿、罗杰珀被评为2020年度杭州市外国专家“钱江友谊使者”。继续组织市属高校做好杭州市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评审推荐工作,2020年面向市属高校68名留学生发放奖学金121.1万元。2020年市教育局直属学校聘有专职外籍教师27名,落实聘外补助经费371万元。继续组织开展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和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创建工作,认定第五批示范校31所、特色品牌项目26个。全市创建市级教育国际化示范校累计126所、市级国际理解教育特色品牌项目累计156个。

【中国第一所海外基础教育学校——迪拜中国学校筹建成功】迪拜中国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海外中国学校试点单位,是由杭州市承办的中国教育“走出去”第一所海外基础教育中国国际学校。筹建过程中,杭州市打破常规、疏通堵点,探索形成“一市对一校”支持基础教育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办学的杭州模式,为迪拜中国学校筹建开学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在各方的全力支持下,迪拜中国学校于2020年9月1日举行成立仪式暨开学典礼,教育部田学军副部长视频致辞,阿联酋3位亲王、中国驻阿联酋大使倪坚、中国驻迪拜总领事李旭航和迪拜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在迪拜会场出席仪式,浙江省政府有关部门及杭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在杭州会场出席,国内外几十家媒体进行报道。迪拜中国学校以为迪拜华侨华人子女提供优质中国基础教育为宗旨,按照中国基础教育学制设立,由杭州第二中学领办,开设中国课程,使用中国教材,规划在校生规模800人。截至2020年底,迪拜中国学校共有教职工39人,其中杭州市选派的教师27人(含3名校领导),当地聘用的阿拉伯语教师、行政人员等12人;学校开设小学一至五年级共9个班,在校学生211人。

【全市建成首批500所“智安校园”】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整体水平,有力防范危害校园安全的各类案事件,4月,市公安局、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公安部教育部加快推动全国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建设的通知》,积极推进新技术、新手段在校园安防建设领域的应用。在落实“校园封闭管理”“配备专职保安员”“安排护学岗”“安装一键报警装置、视频监控并与公安部门联网”等有关工作要求“四个100%”基础上,针对学校周界、访客、校门口防冲撞等“三防”建设进一步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推动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建立自有安全指挥中心,并与公安联网共享,在守好“小门”上不断提升智能化管控水平。至年末,全市首批500家“智安校园”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市教育局直属学校39个校区校门口监控全部实现与公安联网。10月,市教育、公安、财政部门联合发文,进一步强化中小学、幼儿园保安管理工作,重点围绕加强专职保安员背景审查、力量配置和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工作要求。

【“护校安园”提质扩面】在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市教育局会同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市管理局和市新闻出版局于5月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提质扩面工作的通知》,提出因地制宜逐步将“护校安园”工作标准、要求向上(中学)向下(幼儿园)延伸,并明确进一步推进

学校安全保障助力行动、食品安全“三二一”行动、交通秩序优化提升行动、文化环境市场净化行动、警校协作强化护学警务行动、校园周边“治三乱”行动等六大重点任务。各区、县(市)于8月底前出台属地工作实施方案,并在秋季学期开学后扎实推进部门会商、联合检查和隐患治理等工作。至年末,全市共有2377个校园点组建“护校安园”工作组,覆盖率达到96%,每天上放学时段参与护学超过2万人。据相关部门统计,2020年,校园周边流动摊贩、机动车违停、出店经营等问题投诉总量较2019年同期下降17%,涉中小学生的交通伤亡事故下降14%,亡人数同比下降57.14%,部分试点学校周边拥堵问题明显改善。

【新名校集团化战略推进】稳步拓展以直属学校为龙头的新名校集团化办学规模,不断增强市属高中名校对区属高中的辐射引领效应,实现高中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4月,下城区的艮山中学加入杭十四中教育集团;6月,江干区的夏衍中学加入杭州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两校当年招生形势明显好于往年,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至年末,全市教育集团发展到412个,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68%,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72%以上。

【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新政出台】10月,市教育局、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市发改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办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通知》,建立培训费资金专户备案及信息公开、资金风险预警等一系列机制,为主动防范校外培训机构消费风险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新路径。中小学文化学科类培训校外培训机构需在本市范围内选择一家银行,开立唯一的培训费资金专户并签订专户管理协议,向主管部门备案,接受实时监督。市教育局开发“安心培训”智能管理服务平台,对校外培训机构资金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当机构资金专户中最低余额或当日(一周)累计提取资金出现特定情况时,平台将及时发出风险预警,主管部门即启动问询,并视情对机构的办学经营状况、培训费收支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调查和风险评估,排除办学资金不足带来的风险。该《通知》为全省首个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的规范性文件。

【教育对口帮扶】至2020年末,杭州市教育局与中西部的贵州、湖北、新疆、西藏、青海和吉林6省(自治区)的黔东南州、恩施州、阿克苏市、那曲市、海西州德令哈市、长春市、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等7个地(市、州、区)以及我省的衢州市[所辖6个县、市(区)]、丽水市[所辖2个县、市(区)]及杭州市淳安县等共9个县、市(区)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和协作。全年共有381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援派支教,其中支教时间12个月及以上者达261名,18个月及以上者235名;分别与黔东南695所、恩施州128所、阿克苏18所等对口地区841所中小学(幼儿园)实施结对帮扶;赴援建地开展送教活动,共培训教师7万余人次;在杭为援建地校长、骨干教师举办专题培训班12期,515人参训;接受9批次249人来杭考察交流和跟岗学习。5名退休校长和1名退休教师赴黔东南州开展“银龄计划”援教。

【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为进一步深化落实《杭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意见》,根据市委统一部署,结合教育系统实际,市教育局指导直属教育事业单位明确职能、理顺关系、整合力量,平稳有序开展资产清算、法人登记、人员转隶、注销登记等工作,于9月完成市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原有的7家直属事业单位通过“整合组建”等方式调整为4家,形成局直属事业单位“二院一室一中心”新格局,分别是杭州市教育考试院、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

二、育人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行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主题实践、“美德少年(新时代好少年)”典型选树等活动,丰厚校园文化,营造培育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2020年通过“杭州教育发布”平台推出“节粮专题”“校园文化”专题图文报道35篇,总浏览量近10万,扩大活动影响。开展校园文化标识系统征集活动,鼓励各学校挖掘、展示校史文化精髓,汇编《美丽学校 文化铸魂——杭州中小学校园文化标识荟萃》一书。11月,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杭州学军小学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校园”,江干区教育局被授予“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杭师大附中秦丽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12月,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等12所中小学获评为第一批“浙江省文明校园”。12月,认定杭州第十一中学等189所学校为“杭州市文明校园”,杭州第十中学等79所学校为市级“美丽学校”。

【育人队伍建设】7月,举办以“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为主题的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选拔15名选手参加浙江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3个;3名选手参加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获得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8月—10月,组织杭州市第十七届中小学德育论文评选活动,推动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水平创新发展。选树市级优秀班主任120名、局系统优秀班主任60名,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班主任队伍素质和吸引力。

【杭州籍新生连续10年蝉联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榜首】杭州籍新生在2019学年全省高校新生(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合格率、优良率连续第10年位居全省首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秉持“健康第一”理念,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国家体育课程计划,提出“小学体育趣味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选项化”课程改革目标,全市中小学校100%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2020年,克服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市教育局举办全市中学生健美操、足球、排球、篮球等各项比赛,创新开展“喜迎亚运”阳光大课间活动展评,融合传统项目、快乐体育项目、时尚运动及游戏活动等,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市累计创建117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5所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38所国家级、44所省级校园足球改革试点幼儿园,以及1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和“满天星”训练营基地,2个浙江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

【杭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杭州市第十二届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文化广旅游局、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文化艺术节自6月启动,12月结束,围绕“大爱至美·强国圆梦——阳光下成长”主题,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进一步促进我市艺术教育深入开展。为期14天的表演类专场比赛展示近390个节目,8700余人次参与。艺术节期间,征集到歌词歌曲创作作品605件、抗疫主题优秀作品657件;不同学龄段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艺术创新力、表现力得到各界评委专家的肯定,

【杭州市第十九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杭州市第十九届中学生社团文化节由杭州市教育局、共青团杭州市委联合举办。社团文化节自6月启动,11月结束,以“我的青春·我的社团”为主题,开展“诗以抗疫·爱我中华”诗歌节、“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文学社团PK大赛、“为地球发声”主题征文朗诵比赛、亚运主题歌曲征集评选活动、“追寻·致敬·传承”动漫作品大赛、“剧焦心弦·演绎青春”校园心理剧大赛等活动,充分融入抗击新冠疫情和“喜迎亚运”等生动素材,展示新时代青少年学生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市教育局出台《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管理办法》,从成立注册、日常管理、指导教师、条件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规范化运行和品牌化发展。全市中学生参与活动共计10000余人次,中学生社团文化节参与面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社团育人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2个项目入选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市教育局通过示范引领、模式创新,推进青少年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品牌化建设。组织各学校积极申报参与全国“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培育计划。该活动由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复星工艺基金会联合开展,旨在培育优质的中学生志愿服务品牌,探索推动中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规范化建设,首批面向北京、上海、浙江、广西、四川5省(市、区)实施。经专家评委审议,杭州第二中学的《“与你同行”志愿服务项目》和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的《孔胜东志愿服务队——车辆维修项目》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学生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共50个)。

三、学前教育

【概况】全市幼儿园1049所。在园幼儿37.49万人,幼儿园专任教师2.96万人。至2020年底,杭州市学前三年户籍幼儿入园率为99.15%;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89.55%,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人数占比达到74.26%。幼儿园教师持证率99.8%,学历合格率100%,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99.3%。

【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提升】 2020年,杭州市上城区海潮幼儿园等105所幼儿园(园区)被认定为浙江省二级幼儿园;杭州市笕新第二幼儿园(曹庄园区)等30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一级幼儿园。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99.93%,其中省一级、省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0.39%。

【嵌入式幼儿园试点工作】5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含托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按照“政府引领、需求先导、优质普惠、协同办学、灵活多样”的总体思路,以服务企业为基本宗旨,建立健全嵌入式幼儿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满足企业员工对优质普惠学前教育的需求。滨江区先行先试,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全市首家科技元素智慧型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样板——海康威视幼儿园,于10月正式开园。该幼儿园采用“园(产业园区)中园(幼儿园)”设计,与人才需求密切配合,共开设12个班,首次招录幼儿90名,服务企业人才“引育用留”。

四、义务教育

【概况】杭州市有小学496所,在校学生(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64.53万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80所,在校学生(含九年一贯制、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初中部)24.94万人。其中,民办小学20所,在校学生7.25万人;民办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1所,在校学生4.05万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接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28.52万人,占在读学生的31.87%;其中全市小学一年级新入学随迁子女3.20万人。

【义务教育招生新政全面实施】5月,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刚性实施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审批地招生、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电脑派位录取等政策要求,加强规范和监督,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民办学校掐尖招生顽疾得到根治,六城区民办初中报名录取比从2019年的4.36:1下降到2.62:1,民办小学报名录取比维持在2019年实施小学公民同招以来的较低比值(1.71:1),“民办热”有效缓解。杭州市相关做法被省教育厅《教育参阅》“教育改革与政策专辑”刊发,供全省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习借鉴。同时大力推进招生入学“一件事”改革,全市小学、初中招生全部通过市教育局开发的统一平台进行;进一步完善入学预警机制,小学入学预警信息由一年延长到三年,并开始实施公办初中招生预警,引导家长主动分流,缓解热点公办学校招生压力。市区全面推行“积分量化,公平透明”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制度,保障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入学(园)更加公正、公平、公开。

【公办初中提质强校专项行动】3月,市教育局制定《杭州市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实施方案》,计划通过办学条件提升、新名校集团化、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校长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深化、教科研工作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项目培育等八大行动措施,通过5年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明显提升。10月,确定55所首批试点学校,兼顾区域分布、城乡差异、生源层次、办学模式、办学质量等差异;借助专家指导各校制定完善试点建设“一校一方案”,鼓励因校制宜先行先试。11月,市教育局组织公办初中提质强校现场研讨活动,专题培训150人次。各区、县(市)加强要素保障和工作指导,推进试点学校建设,全力打造“家门口的好初中”。12月,举行首批试点学校校长培训班,并联合媒体共同推出“家门口的好学校”访谈直播活动,强校氛围日渐浓厚。

【学后托管服务全面升级】8月,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四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完善财政补助、收取服务性费用等相结合的成本分担机制,全面升级“1+X”学后托管服务,支持和鼓励学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学校为参加基础性托管服务的学生免费提供服务;对选择参加体育、艺术等方面社团活动的学生,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适当收取学后托管服务费;托管服务工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参加“1+X”学后托管服务的学生近11万人,占非寄宿制小学生总数19%,较2019年同比增加67%。

【“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继续实施“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程,点对点为乡村薄弱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2020年新增结对学校106所,全市城乡结对学校总数达到320所,萧山区、富阳区被确立为省级“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11月,全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富阳举行,充分展示、交流了实施两年来的工作经验和成果。2020年,全市共投入项目经费约3376万元,共开设城乡同步课堂7180节,开展教师网络研修4246次,各类帮扶活动总计开展1.6万节次。

五、普通高中教育

【概况】杭州市普通高中(含完全中学、十二年制学校)91所,在校生12.46万人,专任教师1.17万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入各类高中比例达到99.76%,高中段优质教育覆盖率达90.02%,进一步满足市民群众子女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稳步推进新高考改革调整和新教材背景下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学校各具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课程体系建设,健全完善走班教学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继续在全省领先。

【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工作的通知》,杭州市入选2020年启动的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全国共20个,全省唯一;杭州高级中学、浙江大学附属学校、杭州绿城育华学校3所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校。市教育局和3所学校迅速启动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制定三年建设规划,组建工作机构,有序推进实施。9月16日,市教育局沈建平局长应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邀请,赴北京主会场出席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启动会并作经验介绍。11月26日、27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带队来杭调研工作,对杭州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杭州第七中学教育集团成立】2020年,杭州第七中学恢复解放路校区办学,与转塘校区实行“一校两区”集团化办学模式,即一个法人、一套班子、一个财务管理制度、两个校区,分校区招生和学籍管理。解放路校区2020年招收8个美术特色班240名学生。

【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启用】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于2020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该校为杭州高级中学领办的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位于钱塘新区河庄街道,占地246亩,是目前直属普高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学校。该校由杭州高级中学领办,共享师资、课程、学校文化等优质教育资源,首届招收14个班672名学生。

六、中职教育

【概况】杭州市独立设置中等职业学校42所(不含技工学校,下同),其中职高30所、普通中专7所、成人中专5所。在校生6.90万人(不含技工学校及成人中专非全日制学生),专任教师 5197人,其中“双师型”教师比例89.02%。2020年市区中职学校共招生13690人,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现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4所,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4所,省中职名校建设单位6所,省现代化中职学校6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单位6所。经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考核,5月,杭州市获得“2019年度职业教育发展优秀单位”的称号,考核总分名列全省第一。

【6所学校入选省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名单】9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启动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工作,重点支持一批职业院校和专业(群)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加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经设区市申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组织遴选并报省政府同意,于12月公布建设单位名单。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等6所学校入选省中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名单,杭州市富阳区职业教育中心等15所学校的19个专业入选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名单。

【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继续深入实施省市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中职教育高水平发展。注重项目培育,支持和指导有条件的学校积极争创项目,全年评定25个市级建设项目,成功创建35个省级建设项目。加强过程管理,完成对2018、2019年度市级建设项目的年度考核并及时下达补助经费。做好2020年省中等职业教育“三名工程”项目终期验收考核工作,全部项目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考核,优良率位居全省前列,其中6所名校验收等级为4优2良,优秀率66.67%,优良率100.00%(全省50所名校验收等级优秀率24.00%,优良率68.00%)。

【中职师生职业技能大赛】积极组织参与各类职业能力比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职业技能。在2020年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浙江代表团共获得5金7银7铜,其中杭州获得1金1银3铜的优异成绩。杭州代表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获得1金2银,在全省选拔赛中获得3金8银9铜;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8金5银16铜;在省中职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中,获得20金19 银19 铜,总成绩和奖牌数名列全省第一。

七、高等教育

【概况】在杭全日制普通高校共40所,在校生(含研究生)55.06万人。其中,部、省属高校33所,在校生(含研究生)47.05万人;市属高校7所,在校生(含研究生)8.01万人。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70.04%。经过3年的努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简称“三名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完成引进目标。全市已引进建设1所中外合作大学,引进7所国内一流大学来杭建设分校、校区和研究生院,引进建设23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和26个高水平科研院所,为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发挥重要作用。

【中法航空大学先期研究生培养启动】8月26日,首批研究生入驻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余杭),中法航空大学先期研究生培养工作正式启动。至2020年底,入驻研究院的教师共108人,研究生共190人(其中博士生42人,硕士生148人)。9月29日,中法航空大学瓶窑校区开工建设,设计办学规模可容纳在校生1万人、教职工2000人左右。

【西湖大学建设步伐加快】2020年,西湖大学按照“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办学定位,引进学术人才。学校累计正式签约PI(独立实验室负责人)140余名,其中两院院士2人,学者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34人、国外院士1人。招收博士生274人,博士后全年进站155人,累计在站224人。重点建设9个一级学科,生物学等3个学科列入省一流(A类)学科。西湖实验室入选首批浙江省实验室。6月底,云谷校区建设工程一期主体建筑全面封顶,11月,二期项目全面开工建设。

【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筹建工作有序推进】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过渡区块基本完成装修改造,永久校区建设的前期相关工作有序推进。6个二级学院及重点实验室已完成60个教授工作室的建设,引进192名双聘教授,引进全职教学科研人员30名,招收博士后人才88名。2020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00名,博士研究生20名,10月5日举行首届新生开学典礼。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签约落地】11月9日,萧山区政府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该研究院落地萧山科技城,建设总投资约50亿元。研究院以建设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重大科学研究阵地、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为发展目标,着眼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引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大科研、国际合作、中外合作办学、校企合作7个方面开展建设。

【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杭州市继续实施“一校一策”,积极支持市属高校在同类院校中争创全省乃至全国一流。市委、市政府于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的实施意见》,于6月出台《关于支持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的若干意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市政工程技术和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等3个专业群入选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市教育局组织市属高校一流学科、新型专业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三大建设工程年度检查,组织市属高校第二轮“西湖学者”“西湖鲁班”计划评审等系列工作,评选出12名优秀人才。

八、成人教育

【概况】全市共有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6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社区教育示范区1个、省社区教育实验区1个。桐庐县、淳安县成功创建省学习型城市,全市省学习型城市总数达到13个。杭州市转塘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等8所乡镇(街道)成校被认定为省现代化成校,上城区的“匠心课堂+”等9个项目被认定为省成教品牌项目。西湖区的洪立萍、上城区的陈敏荣获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称号;上城区的“跨界融合助推社会治理—‘公民警校’”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在有需求的区、县(市)继续开展“双证制”教育,全市参加“双证制”教育考试学员5958人次,毕业学员1337 人。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工作,全市建成文化礼堂(家园)3053家,占全部村(社区)总数的93.14%,其中农村文化礼堂1882家,占村总数的95.78%;全年开展社区教育进文化礼堂(家园)主题活动1.31万场次,参与市民112.68万人次。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11月20日,以“全民智学,对标‘重要窗口’,助力‘双战双赢’”为主题的2020年杭州市暨下城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启动仪式在浙江展览馆举行。活动周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等8家单位会同下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卫红、市政协副主席周智林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来自省市成教协会、各区、县(市)一线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各类获奖代表以及市民代表等共3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上,对2020年杭州市“百姓学习之星”、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杭州市“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杭州市第三批示范街道30分钟市民学习圈等进行授奖,并正式启用杭州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现场同时开展线上享学直播、线下文化体验、杭州市社区教育成果展示等活动。

【市民学习圈和学习型社团建设】市教育局指导各区、县(市)继续开展示范街道(乡镇)30 分钟市民学习圈和学习型社团(学习共同体)创建和申报工作。经专家评审,认定上城区望江街道等11家单位为“2020年杭州市示范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认定上城区杭州西湖元音琴友会等61个团队为“2020年杭州市社区示范性学习型社团(学习共同体)”。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共认定51个街道(乡镇)为“杭州市示范街道(乡镇)30分钟市民学习圈”,完成《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相关工作目标。

【新增15所老年大学(学堂)】2020年,全省建设100所老年大学(学堂)工作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其中杭州市任务指标为14所。市教育局整合多方资源,将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5所市属高校和9个区、县(市),指导有关区、县(市)和市属高校克服疫情影响,细化工作举措,紧盯节点,抢抓进度,高质量开展老年大学(学堂)建设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制作推出老年大学(学堂)统一LOGO(标识)。10月,召开老年大学(学堂)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对建设成果进行宣传。全年实际新建15所老年大学(学堂),为进一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发挥积极作用。

九、特殊教育

【概况】全市建有培智学校12所、聋人学校1所、省属盲校1所、杭州市新苗学校(民政系统)1所、工读学校1所,形成“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教班、卫星班和送教上门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发展格局。全市累计建有市级合格资源教室405个(其中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84个),特殊教育“卫星班”18个,特殊教育职教实训基地6个,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学校7所。2020年,全市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学前教育入学率达96.96%,义务教育段入学率达99.69%,高中教育段入学率达91.14%。

【特殊教育提升行动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新认定杭州市开元中学等60所学校(幼儿园)的资源教室为市级合格资源教室,杭州天地实验小学等15所学校(幼儿园)的资源教室为市级示范性资源教室,实现资源教室布点乡镇(街道)和随班就读5人以上学校全覆盖;其中,拱墅职业高级中学资源教室实现了高中阶段建设资源教室“零突破”。新认定萧山区特殊教育学校(萧山区新塘小学)“卫星班”等5个项目为市特殊教育“卫星班”,实现每所特殊教育学校建立至少1个“卫星班”的目标,多所学校积极推进“1+N”卫星班模式,形成从学前、义务教育到高中的特殊教育、普通教育无痕融合学段链。积极探索“特殊教育学校+康复机构”结合模式,认定杭州市湖墅学校职教实训基地——塑梦坊为市特殊教育职教实训基地,认定杭州市艮山路学校等2所学校为市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实验学校。

【特殊教育师资提升】4月,选派2名特殊教育教师作为浙江省第十批援疆教师前往阿克苏开展援教活动,成为全国首批特殊教育援疆力量。7月,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首次依托杭州师范大学特殊教育资源开展线上资源教师使用资源教室的能力培训。11月,举办杭州市首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推荐22位优秀教师参加12月举行的浙江省首届资源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1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12月,杭州文汇学校与黔东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级中学签署结对帮扶协议。

十、教师队伍建设

【概况】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含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不含技校、成人中专)共有专任教师10.85万名,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2.96万名,小学专任教师3.93万名,初中专任教师2.25万名,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17万名,职业高中专任教师0.47万名,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579名,工读学校专任教师65名。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具有高一层次学历比例分别达到99.27%、99.86%、98.78%。2020年,扎实做好疫情背景下教师招聘工作,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共招聘教职工7000余名,其中应届毕业生和择业期毕业生4700余名。经省正高级教师评委会评审通过并报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我市6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成功竞聘为专技二级岗。

【教师工资收入待遇保障加强】对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率先实现教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对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落实情况专项督导精神,市教育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联动开展动员部署、摸底调查、细化口径、风险评估等工作,督促指导各区、县(市)做好自查整改和督导迎检工作,并由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牵头对6个区、县(市)开展定向督导。全市统一执行“全学段、分步走”方针,中小幼各学段教师工资收入待遇实现“2019年度不低于”的目标,并初步建立起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收入调整联动长效机制,实现全市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里程碑”式重大进步。

【优秀教师典型选树宣传】2020年,市教育局选树“四优秀一突出”(优秀教师、优秀校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教师突出贡献者)先进典型999名,推荐49人获评省“春蚕奖”、15人获评省“绿叶奖”,教师节期间集中进行表彰;联合浙江电视台教育频道、新华网等媒体,推出“教育追梦人”第四期“教育对口支援”访谈节目,以电视人物专访形式,集中宣传15位优秀支教教师代表(团队)积极投身教育对口支援事业的先进事迹。

【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出台】2020年12月,杭州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信用管理机制建设的通知》,列明违反政治原则、违背公序良俗、侵害学生权益、谋取不当利益、违规有偿补课、学术失范不端、教育教学失职等7个方面共25条师德师风负面行为清单,并建立教师合同承诺、信用档案管理、师德违规查处及通报问责等多重机制,形成“一清单四机制”师德师风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关做法获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肯定,以专报形式予以推广。

【银龄讲学计划实施】7月,市教育局会同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教育情怀的优秀退休教师到我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特别是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2020年,全市共招聘银龄讲学教师67名。银龄讲学教师以开展课堂教学为主,同时进行听课评课,开设公开课、研讨课或专题讲座,指导和帮助选聘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协助做好教学管理和教研活动等,有效带动提升选聘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

【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123个乡村名师工作室,覆盖70%以上乡村学校,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特教等学段的37个学科,累计开展导师示范课428次,参与人数7668人次;开展讲座477次,现场参与学员10226人次,线上参与学员超30000人次;开展听课评课768次,参与人数8008人次;组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研讨、研修活动2195次,参与人数23310人次;学员到导师学校见习挂职1093人次。市教育局给予考核合格的每个工作室每年3万工作经费补助,相关区、县(市)也另行给予每个工作室数万元经费支持。12月,市教育局组织全市名师乡村工作室200名骨干教师赴北师大开展集中培训。

【教师职称评聘改革稳步推进】2020年,进一步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试点,全市53所公办普通高中和3所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高级教师及以下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范围,实现公办普通高中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全覆盖,民办普通高中也同步纳入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范围。全面启动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对文化课、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分类评价。

十一、教育信息化

【概况】至2020年底,全市中小学已装备计算机27.28万台,全市普通中小学生机比为3.41:1,其中中学2.95:1,小学3.85:1。全市中小学100%建有校园网,中小学校普通教室装备多媒体系统覆盖率保持100%。2020年新增99所中小学、幼儿园通过智慧教育示范校成果鉴定,累计建成439所市级智慧教育示范校,超额完成《杭州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杭州市教育信息化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有关指标。

【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迭代升级】市教育局推进教育政务服务优化升级,完成35个事项接入政府服务2.0平台,增加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事项6个,进一步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推进“公民上学一件事”提质扩面,完成2020年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中招生无纸化报名,累计调用数据600余万条,惠及约26万学生家庭;部分试点区域实现入学“跑零次”。杭州市推进考试服务集成改革有关做法入选2020年全国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典型经验,在11月26日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召开的现场推进会上作书面交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预警系统和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系统入选2020年省区域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创新试点项目。协同城市大脑建设,构建杭州教育大数据仓,归集全市学籍、教师、学校、教师资格证等约107类、200万条数据;汇集学生健康码、食安慧眼、体育场地开放、入学预警等特色指标,实现教育数字驾驶舱预警、协同、指挥等功能。开展支持IPV6访问的网络升级改造,建成集网络安全风险监控、通报预警、过程追踪、运行维护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网络安全服务系统。

【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建设】加强“名师公开课”优质资源建设,2020年制作上线《家庭教育名家讲堂》20节、《跟着名师来阅读》30节,“道德与法治”和地方课程160节;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设网络同步课程628门。杭州市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的全省评审中,获评省级精品教学空间77个,省级优秀学习空间50个,空间应用优秀学校3所,空间应用优秀区域2个;在中央电化教育馆组织的全国评审中,获评全国空间应用典型学校1所,入选全国疫情防控期间网络学习空间案例3个。杭州市18所学校入选浙江省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示范学校,101个案例在省级“基于技术的教与学方式变革”案例征集活动中入围,30个精品数字教育资源被省教育技术中心数字资源库录用。

十二、办学条件改善

【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34.88亿元】2020年杭州市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534.88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438.52亿元(包括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426.7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11.60亿元)。市本级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85.61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63.69亿元(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63.42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的教育经费0.17亿元)。全市普通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2.66万元,普通初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4.44万元,普通高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94万元,职业高中生生均教育经费支出5.47万元。

【新建中小学、幼儿园87所】2020年,“全市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新增学位6.2万个;新增城镇公办幼儿园、中小学安装空调的教室5850个,教室空调覆盖率分别达到95%、65%以上”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至年底,全市累计完成新建中小学35所、幼儿园52所,新增学位7.98万个,为满足我市持续增长的适龄儿童入学入园需求进一步强化资源保障;新增安装空调教室11987个,城镇公办幼儿园、中小学教室空调覆盖率达100%,农村覆盖率达95.9%,师生教学环境得到有力提升。全市新增学校用地面积约15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9.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约115.82亿元;开工在建中小学、幼儿园208所。新增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7所,累计773所,覆盖率达99.61%。

【市属高中重点建设项目推进】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和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康桥校区于2020年秋季学期正式启用。杭州市中策职业学校大江东分校项目提前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共计完成投资额3.6亿元。江干区笕桥职业高级中学(暂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计划于2021年11月开工建设。杭州第四中学新湾学校、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双桥校区2个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与设计招标工作。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列入前期研究计划,积极办理前期审批有关手续。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和杭州第二中学钱江学校2个项目分别获得浙江省“钱江杯优秀勘察设计综合类一等奖”和“钱江杯(优质工程)奖”。市教育局会同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对《杭州市区高中布点规划(修编)(2019—2035年)》(征求意见稿)组织多次论证,并向各区政府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

【学生资助金额9.62亿元】杭州市构建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及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认真履行“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2020年,全市共有386.49万人次学生获得了“奖、助、贷、免、补”等各类资助,金额达9.62亿元。全市义务教育段343.84万人次学生免杂费、课本费及作业本费5.54亿元,12.69万人次寄宿制学校学生免除住宿费2585.52万元,3.22万人次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1795.15万元,2.63万人次义务教育段困难生享受生活补助842.9万元 ;普通高中0.6万人次学生享受免学费、代收费及其它费用686.38万元,1.12万人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118.2万元;中职14.47万人次学生免除学费1.54亿元,1.36万人次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1363.9万元;市属高校5.87万人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贴息补助、应征入伍学费补助、勤工俭学等1.61亿元。经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评审,杭州市共有126名学生获得2019—2020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