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多维的“评”是为了精准的“改”

来源:浙江教育报(2021-4-16)  发布日期:2021-04-19 16:00  浏览次数:

连日来,围绕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精准教学实验等议题,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的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座谈与头脑风暴。尽管这学期才刚成立,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却已承担起为区内中小学校提供深刻“诊断”、开出精准“药方”的重任。

从专注于通过质量监测促进评价改革,转向以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西湖区评价改革已然从1.0版本迈向2.0版本。“这些年西湖教育评价改革究竟在做什么?”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督导评估中心主任王曜君时常自问。答案不言自明,那就是通过真评价、真改进、真提升,做真实的教育,让师生都能获得向上向善生长的力量。

基于关键能力的“测”,实则为了“改”

4月9日春光明媚。在杭州花圃的绿茵上,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文溪小学四年级学生围坐一圈、人手一本手写诗集,在春天里诵读“春天”。

这个阳光下的“课堂”缘于去年的语文学科监测。看着反馈报告上材料积累能力弱、材料选择能力弱两项指标,教师杨文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校本化的综合活动入手补短板。

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监测对西湖区中小学校来说并不陌生。事先不知道监测的时间、学科、对象、内容和形式,学校便无从做准备,监测结果即是对教学常态的诊断。集团副总校长管静介绍,四五年前区里便取消了期末统一提供命题卷的做法,将命题和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校。但随之而来的监测让学校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它监测的不仅是学业水平,还包括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监测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学科关键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王曜君告诉记者,他们参照PISA、TIMSS等国际指标,对标国内指标,结合西湖区教育实际,综合形成了具有西湖区域特色的学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像体测项目,不仅包括体育运动监测,也包括视力屈光度和脊柱监测;而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也从听说读写用五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仅写作就细分出材料积累、材料选择、结构完整、语言丰富、文句通顺五项能力。”他说,监测的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西湖区不仅重视监测指标所折射的教育教学堵点和薄弱点,更关注其背后的原因,与监测配套的调查问卷就指向形成因子分析。如一份面向八年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调查,就设置了三级指标体系,“身体形象满意度”“校园归属感”“好朋友数量”“休闲总时间”等微观指标赫然在列。“希望透过更多细节来判断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并在其中渗透‘五育’并举理念。”王曜君表示,监测结果会以“一校一报告”形式回到学校手中,避免校际比较,引导学校更关注自身的过程型质量和增量变化,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唤醒师生成长自信。

“西湖区通过推进生态评价,对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管理,不仅能为教育现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避免了将压力传递给学生和家长,打通了学校有效管理、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通道。”西湖区教育局局长汪培新说,这有利于教师回归教育本源,将注意力投之于教学日常,不再紧盯着数据、排名,沉下心来做教学与研究。

“五育雷达图”为学生成长画像

在杭州市九莲小学,学生家长只要登录学校的“漫学园”云平台,就能查看孩子在校表现、教师对其孩子评价,同时也将孩子在家的表现上传到平台。像这样,每个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都被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并分类别生成多组雷达图。

在校长蒋晓看来,学生的成长由校内、校外两部分组成,对学生的评价也理应包括这两部分。在“漫学园”,不仅班主任、家长能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任课教师、其他学生家长也可以对其进行留言点评。“表扬的内容全员可见,批评的内容只有当事学生和家长才能看见。”蒋晓说,雷达图不仅直观呈现了每个学生的优势发展区和不足之处,也能实时展现其在每个阶段的成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湖区不少中小学选择用“五育雷达图”取代传统的期末成绩报告单,以“一学期一画像”动态展示学生成长轨迹。对此,王曜君说:“构建西湖教育生态评价系统,就是要真实刻画学生、学校及区域教育质量图谱,发挥评价的反馈和调节功能,服务区域教育决策、学校教育改进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西湖区贯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优化教育质量“三全一优”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通过雷达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学生接下来成长发展的着力点,从而因材施教、精准教学。”蒋晓兴奋地表示,通过“漫学园”下设的“少年秀”栏目,学校发现、挖掘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孩子。于是,为痴迷昆虫研究的学生举办校园个展,为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开辟星光小舞台……校园成为学生精彩成长的“生命场”。

数据赋能,走向“数智教育”

“每次语文课要精准记录数据,依托数字网链,客观精准分析班级和个人的强化项与薄弱点,动态追踪班级和个人的语文发展趋势。”“要有效利用作业本,将学生回答分层赋分。”“随笔习作、修改要可视化,可以尝试‘小组随笔,一人主笔,其他人跟帖’的合作式写作。”……日前,一场数据驱动初中语文教学改进培训活动在杭州市公益中学进行。

无论是学生的学业水平数据,还是其成长过程中多元多维的教育生态数据,抑或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精准教学数据,海量数据汇聚起来,成为西湖教育宝贵的数据资产。教师们也逐渐习惯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西湖区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深入描绘区域“结构型质量”、学校“过程型质量”、学生“结果型质量”图谱,西湖区教育数治在线平台也应运而生。

“要深刻理解精准教学,在问题改进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精准教学的数据驱动研究。”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俞雁雁说,以大数据精准教学为引领,推进学校精准教学实践,是西湖区作为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省试点区、争创精准教学实验省试点区的责任担当。

以数据赋能精准教学,以实证数据驱动教育决策,西湖区下阶段的教育治理路径已跃然纸上。那就是要探寻数据与教学的结合点,促进课堂形态变革;探寻数据与成长的结合点,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探寻数据和教育的结合点,助力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推动“数治教育”走向“数智教育”。

西湖:多维的“评”是为了精准的“改”

来源:浙江教育报(2021-4-16)  发布日期:2021-04-19 16:00  浏览次数:

连日来,围绕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革、精准教学实验等议题,杭州市西湖区教育督导评估中心的专家们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座谈与头脑风暴。尽管这学期才刚成立,教育督导评估中心却已承担起为区内中小学校提供深刻“诊断”、开出精准“药方”的重任。

从专注于通过质量监测促进评价改革,转向以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西湖区评价改革已然从1.0版本迈向2.0版本。“这些年西湖教育评价改革究竟在做什么?”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督导评估中心主任王曜君时常自问。答案不言自明,那就是通过真评价、真改进、真提升,做真实的教育,让师生都能获得向上向善生长的力量。

基于关键能力的“测”,实则为了“改”

4月9日春光明媚。在杭州花圃的绿茵上,杭州市育才教育集团文溪小学四年级学生围坐一圈、人手一本手写诗集,在春天里诵读“春天”。

这个阳光下的“课堂”缘于去年的语文学科监测。看着反馈报告上材料积累能力弱、材料选择能力弱两项指标,教师杨文义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从校本化的综合活动入手补短板。

基于学科关键能力的监测对西湖区中小学校来说并不陌生。事先不知道监测的时间、学科、对象、内容和形式,学校便无从做准备,监测结果即是对教学常态的诊断。集团副总校长管静介绍,四五年前区里便取消了期末统一提供命题卷的做法,将命题和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校。但随之而来的监测让学校不敢掉以轻心,因为它监测的不仅是学业水平,还包括体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等。

监测是形式,其内核是对学科关键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王曜君告诉记者,他们参照PISA、TIMSS等国际指标,对标国内指标,结合西湖区教育实际,综合形成了具有西湖区域特色的学业发展质量指标体系。“像体测项目,不仅包括体育运动监测,也包括视力屈光度和脊柱监测;而语文学科关键能力也从听说读写用五个层面进一步细化,仅写作就细分出材料积累、材料选择、结构完整、语言丰富、文句通顺五项能力。”他说,监测的目的是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为此,西湖区不仅重视监测指标所折射的教育教学堵点和薄弱点,更关注其背后的原因,与监测配套的调查问卷就指向形成因子分析。如一份面向八年级学生幸福感指数的调查,就设置了三级指标体系,“身体形象满意度”“校园归属感”“好朋友数量”“休闲总时间”等微观指标赫然在列。“希望透过更多细节来判断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并在其中渗透‘五育’并举理念。”王曜君表示,监测结果会以“一校一报告”形式回到学校手中,避免校际比较,引导学校更关注自身的过程型质量和增量变化,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唤醒师生成长自信。

“西湖区通过推进生态评价,对全区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动态监测管理,不仅能为教育现代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还避免了将压力传递给学生和家长,打通了学校有效管理、教师教学行为改进的通道。”西湖区教育局局长汪培新说,这有利于教师回归教育本源,将注意力投之于教学日常,不再紧盯着数据、排名,沉下心来做教学与研究。

“五育雷达图”为学生成长画像

在杭州市九莲小学,学生家长只要登录学校的“漫学园”云平台,就能查看孩子在校表现、教师对其孩子评价,同时也将孩子在家的表现上传到平台。像这样,每个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都被图文并茂地记录下来,并分类别生成多组雷达图。

在校长蒋晓看来,学生的成长由校内、校外两部分组成,对学生的评价也理应包括这两部分。在“漫学园”,不仅班主任、家长能对学生进行实时评价,任课教师、其他学生家长也可以对其进行留言点评。“表扬的内容全员可见,批评的内容只有当事学生和家长才能看见。”蒋晓说,雷达图不仅直观呈现了每个学生的优势发展区和不足之处,也能实时展现其在每个阶段的成长。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湖区不少中小学选择用“五育雷达图”取代传统的期末成绩报告单,以“一学期一画像”动态展示学生成长轨迹。对此,王曜君说:“构建西湖教育生态评价系统,就是要真实刻画学生、学校及区域教育质量图谱,发挥评价的反馈和调节功能,服务区域教育决策、学校教育改进及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也是西湖区贯彻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教育、保障全程生长、优化教育质量“三全一优”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

“通过雷达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学生接下来成长发展的着力点,从而因材施教、精准教学。”蒋晓兴奋地表示,通过“漫学园”下设的“少年秀”栏目,学校发现、挖掘了一大批有特长的孩子。于是,为痴迷昆虫研究的学生举办校园个展,为有艺术特长的孩子开辟星光小舞台……校园成为学生精彩成长的“生命场”。

数据赋能,走向“数智教育”

“每次语文课要精准记录数据,依托数字网链,客观精准分析班级和个人的强化项与薄弱点,动态追踪班级和个人的语文发展趋势。”“要有效利用作业本,将学生回答分层赋分。”“随笔习作、修改要可视化,可以尝试‘小组随笔,一人主笔,其他人跟帖’的合作式写作。”……日前,一场数据驱动初中语文教学改进培训活动在杭州市公益中学进行。

无论是学生的学业水平数据,还是其成长过程中多元多维的教育生态数据,抑或学校教学过程中的精准教学数据,海量数据汇聚起来,成为西湖教育宝贵的数据资产。教师们也逐渐习惯以此为依据改进教学策略和教学行为。在此基础上,西湖区打造以数据为驱动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深入描绘区域“结构型质量”、学校“过程型质量”、学生“结果型质量”图谱,西湖区教育数治在线平台也应运而生。

“要深刻理解精准教学,在问题改进中提升教学质量,加强精准教学的数据驱动研究。”西湖区教育局副局长俞雁雁说,以大数据精准教学为引领,推进学校精准教学实践,是西湖区作为数据驱动教育教学改进省试点区、争创精准教学实验省试点区的责任担当。

以数据赋能精准教学,以实证数据驱动教育决策,西湖区下阶段的教育治理路径已跃然纸上。那就是要探寻数据与教学的结合点,促进课堂形态变革;探寻数据与成长的结合点,推动学生个性发展;探寻数据和教育的结合点,助力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推动“数治教育”走向“数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