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杭教〔2022〕1号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5-23 13:45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专修学院:

现将《杭州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9日

杭州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杭州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亚运攻坚 共富示范”主题年,找准赛道,锚定关键,深化“美好教育”高水平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新征程中展现教育担当,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教育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举旗定向,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全面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以市委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为契机,突出党建统领地位,迭代升级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职能,推动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决策、督查落实机制,推进中央、省、市教育重大决策落地。深化“六讲六做”大宣讲行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巡听旁听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精心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 强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根据省市部署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指导完善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持续推进“三优双引领”活动和“党建双强”工程,开展“红色领杭·双建争先”行动,制定教育系统落实“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行动方案,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战疫情、迎亚运、促改革、助共富、保安全等各类重大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统筹推进行业党建,提升教育党建联盟建设水平,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高质量覆盖。

3. 强化“教育领跑者”队伍建设。推进直属学校(单位)干部队伍系统重塑,增强干部队伍整体功能。完善历练、交流、学习、培养一体化机制,提升干部推进现代化建设新能力。加强年轻干部接续培养、系统培养、交流培养,探索后备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建好干部资源库。完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相关举措,优化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名校长培育力度,运用好杭甬“双城记”、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合作平台,提升“杭派”名校长辨识度和影响力。

4.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四责协同”,综合运用政治生态建设状况自查、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不断完善管党治党压力传导机制。深化教育系统清廉建设,聚焦“清廉学校”品牌打造,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防控廉政风险。开展直属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教育政治生态。

5. 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大安全”意识,强化源头预防、精准化解,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应对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从严从紧科学精准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创建“无疫学校”,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修订《杭州市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教育系统“护航亚运会 献礼二十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全面排查、动态清零校园安全隐患。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深化“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构建“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体系。落实信访“积案清零、清单销号、源头治理攻坚年”要求,有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6. 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及统战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阵地建设,完善校园活动管理细则。优化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机制,深化“杭州教育发布”平台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对接,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发布形式,更大范围、更强力度传播杭州教育好声音。健全教育舆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以“当好东道主 喜迎亚运会”为主题,把握重要节点,积极搭建平台,高质量开展教育系统迎亚运系列宣传活动,加强迎亚运校园氛围营造。健全教育系统统战工作各项制度,支持协助民主党派按照党派组织发展原则有计划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系统推进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二、五育融合,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 牢牢把握培根铸魂正确方向。以喜迎二十大为契机,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深化“四史”教育,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续开展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打造《最忆杭州》地方教材精品示范课,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加快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队伍,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健全班主任专业技能赛训一体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专业能力。

2. 巩固扩大教育“双减”成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精品课培育工程,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科赛课、晒课活动,健全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健全中小学作业管理机制,支持区域、学校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作业试点。建设市级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资源选课平台,积极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学生差异化、多样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检查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安心培训”平台,协同相关部门全过程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积极防范校外培训消费风险。协调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工作。

3. 提升新时代学校体美劳教育。制定杭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系列实施意见,系统完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顶层设计。健全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倡导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推动学校创建“一校一品(多品)”校园体育特色品牌。深度推进艺教融合,加强学生美育社团建设。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美育课程资源,实施“我心目中的美丽校园”等行动,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发布杭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清单,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积极推进各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结合节气时令特点等,广泛开展劳动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推动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融合,适时组织研学旅行精品主题线路展评。

4. 整体提升学校健康促进水平。按照疫情防控平战一体、多病共防、人物同防等要求,完善校园疾控应急处置流程及相关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师生疫苗接种,筑牢校园防疫屏障。持续实施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达标提升计划,确保校医配备到位。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和心理辅导站建设,夯实学校心理援助服务主阵地;会同卫健等部门优化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指导推进区域心理辅导中心建设。构建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市、区(县、市)、校三级网络,持续深入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普查干预工作。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5. 发挥优势服务保障亚运筹办。高质量做好杭州文汇学校体育场(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场馆)建设和运行保障工作。遴选专业对口、能职匹配的精干力量,按要求落实亚运筹办工作人员抽调和亚运志愿服务任务。组织“迎亚运”系列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童心向党·艺启亚运”中小学生艺术节、“亚运小天使”幼儿体艺展示、“我为亚运献才艺”宣传展示、“青春迎亚运”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融入亚运元素、弘扬亚运精神,全方位扩大亚运文化在学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开展教育系统“公筷公勺、光盘光瓶、垃圾分类”文明好习惯养成、“无废城市”创建、“志愿同行、‘益’起亚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专项行动,助力亚运城市文明共建,全面营造教育系统师生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

三、助力共富,打造“美好教育”共同富裕杭州样本

1.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受益面,严格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进一步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稳妥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试点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幼儿托班。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全面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做好试点工作经验总结推广。以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推动普通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发展。

2. 聚焦聚力“教育共富”关键抓手。统筹区域教育发展需求,支持优质学校“揭榜挂帅”组建跨区域名校集团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推动核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新城和西部县市延伸拓展。制定促进山区4县(市)教育共富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市本级及城区与山区4县(市)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推进市、区合作共建优质高中,2022年开工建设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新城学校(暂名)和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暂名),加快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项目建设进度。对标对表省“县中崛起”工程,制定县域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促进县域高中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深化以融合型、共建型模式为主的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完成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68所的省定任务。实施“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行动,通过管理带动、教学引领、教研助力,助推西部县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3. 完善特殊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制定杭州市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聚焦标准化学校建设、资源教室、特教师资等重点,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医教结合专业服务水平,不断健全学前到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快各地老年教育机构布局,新建15所老年大学(学堂)。制定出台《杭州市社会人员学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整体谋划提升社会各群体尤其是低学历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有效开发。

4. 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着眼集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加强统筹协调,加快“三名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西湖大学本科招生试点改革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北航中法合作办学机构筹建申报和校园建设、国科大杭高院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制定实施新一轮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计划,继续推进杭州师范大学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应用型百强大学建设,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5.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围绕多样化发展和内涵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共同富裕。优化布局调整,逐步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全面达标,积极创建全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扩大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家政、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领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加快调整招生结构,扩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模,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组织省级“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中期评估,确保建设进度和成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加强对职业院校实习工作的监管。出台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入奖励分配相关政策,强化开放办学,落实育训并举。

四、强化支撑,提升教育发展动力和保障水平

1. 推进教育资源增量扩容。对标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结合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完善市区高中学校近远期规划布点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点区块教育专项规划。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专项规划落地实施,督促各地严格按“四同步”原则加快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制定《杭州市高中学校基本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5年)》,积极应对市区高中入学高峰,新增杭四中江东学校、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交通职高笕桥新校区投入使用。

2.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师德师风“燃灯、正风、洁身”三项行动,持续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巩固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长效联动机制,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加强市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调剂,重点保障新建学校和新扩班级的师资配置。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善思政、劳动教育、德育等专项单列评审,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等工作纳入德育专项,鼓励支持教师在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保障德体美劳诸育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推进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组织首批培养对象赴国内一流高校集中培训。深化教师资源城乡统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打造名师乡村工作室升级版,促进城乡教师“共优共享”。持续推动教师减负清单落地见效,营造潜心教书育人良好环境。

3. 做好教育开放和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模式,支持迪拜中国学校长期稳定办学。以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准入改革落地见效。探索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的对外交流新模式,与杭州国际友城加强教育交流。围绕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题,组织开展双语演讲比赛,遴选一批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学校。进一步加强在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的日常监管,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外籍教师和市属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和杭甬“双城记”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市域共建共享。做好“组团式”援疆、援青、援川和受援地教师来杭培训、跟岗学习及交流互访、名师送教等各项教育援建工作,扩大结对交流覆盖面,助推乡村振兴。

4.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建设“教育魔方”技术中枢系统V1.0,指导各地各校积极应用。推动教育数据融通,完善教育数据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配合省级部门完成“智能秒办”事项改造升级,落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集成改革,迭代升级“安心培训”“入学早知道”等重点民生应用场景。实施“共享优课”项目,分阶段征集遴选优质微课资源,逐步覆盖中小学各年段各学科。实施“问道名师”项目,组建名优教师团队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在线答疑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五、赋能发展,构建完善教育治理新格局

1. 加强教育法治建设。编制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教育领域“证照分离”改革举措,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教育领域信用建设。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精心组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开展法治课教师轮训。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民办中小学、民办专修学院、校外培训机构跨部门随机抽查,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决策机构成员备案管理。

2. 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实施办法,继续抓好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等政策的全面落实,优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全面推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居住证积分入学工作。系统优化中考中招顶层设计,修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政策,规范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统筹招生。2022年市属优质普通高中与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区优质普通高中双向等额招生数比上一年增长50%。分类施策,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类考试组考工作。

3. 深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着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结果运用、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快推动《杭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全面落地。指导有关区、县(市)扎实开展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结合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积极推进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引导学校从按标准建设转向高质量个性化特色发展。做好2022年省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检工作,开展市对区、县(市)政府教育履职情况督导评价,促进区域加大投入、切实履责。

六、用心用力,扎实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1. 加快基础教育资源扩容,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以上,新增学位6万个以上。3所新建市直属高中学校投入使用。

2. 新增成人初等、中等学历层次教育学员1.6万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学员6.5万人。

3. 完善“美好教育云平台”,上线“共享优课”微课资源2400节,面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

4. 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数字家长学校2022年建成比例达到50%,每学期各中小学校至少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各1次。

5. 创建市级体育名师工作站20个、美育名师工作室20个、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坊10个,打造一批体育、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培育一批市级各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6. 推进“智安校园”建设,力争2022年9月开学前实现基础级“智安校园”全覆盖。

7. 深化“护校安园”扩面提质工作,2022年各城区扩面学校(校区)原则上不少于20个,各县(市)不少于10个,推动更多的学校主动参与,切实获益。

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杭教〔2022〕1号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5-23 13:45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专修学院:

现将《杭州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教育局

2022年4月29日

杭州市教育局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杭州教育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全会和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聚力“亚运攻坚 共富示范”主题年,找准赛道,锚定关键,深化“美好教育”高水平建设,促进教育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的新征程中展现教育担当,为杭州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贡献教育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举旗定向,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 全面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用。以市委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为契机,突出党建统领地位,迭代升级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职能,推动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决策、督查落实机制,推进中央、省、市教育重大决策落地。深化“六讲六做”大宣讲行动,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态化、长效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两个确立”,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深化“第一议题”制度,完善巡听旁听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效。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精心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 强效夯实基层组织基础。根据省市部署要求,稳妥有序推进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指导完善学校“三重一大”事项决策机制,强化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保障。持续推进“三优双引领”活动和“党建双强”工程,开展“红色领杭·双建争先”行动,制定教育系统落实“红色领杭·奉献亚运”大考大赛行动方案,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战疫情、迎亚运、促改革、助共富、保安全等各类重大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统筹推进行业党建,提升教育党建联盟建设水平,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高质量覆盖。

3. 强化“教育领跑者”队伍建设。推进直属学校(单位)干部队伍系统重塑,增强干部队伍整体功能。完善历练、交流、学习、培养一体化机制,提升干部推进现代化建设新能力。加强年轻干部接续培养、系统培养、交流培养,探索后备干部动态调整机制,建好干部资源库。完善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相关举措,优化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加大名校长培育力度,运用好杭甬“双城记”、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合作平台,提升“杭派”名校长辨识度和影响力。

4. 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四责协同”,综合运用政治生态建设状况自查、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方式,不断完善管党治党压力传导机制。深化教育系统清廉建设,聚焦“清廉学校”品牌打造,发挥示范点引领作用,探索运用数字化手段精准防控廉政风险。开展直属学校(单位)主要负责人任期(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营造风清气正教育政治生态。

5. 维护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大安全”意识,强化源头预防、精准化解,着力提高教育系统应对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从严从紧科学精准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创建“无疫学校”,维护师生生命健康安全。修订《杭州市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学校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开展教育系统“护航亚运会 献礼二十大”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全面排查、动态清零校园安全隐患。会同相关部门全面深化“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构建“齐抓共管、共建共治”的校园周边安全治理体系。落实信访“积案清零、清单销号、源头治理攻坚年”要求,有序推进信访积案化解。

6. 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及统战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宣传阵地建设,完善校园活动管理细则。优化教育系统对外宣传工作机制,深化“杭州教育发布”平台建设,加强与主流媒体对接,拓宽传播渠道、丰富发布形式,更大范围、更强力度传播杭州教育好声音。健全教育舆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积极回应民生关切。以“当好东道主 喜迎亚运会”为主题,把握重要节点,积极搭建平台,高质量开展教育系统迎亚运系列宣传活动,加强迎亚运校园氛围营造。健全教育系统统战工作各项制度,支持协助民主党派按照党派组织发展原则有计划做好组织发展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系统推进青少年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二、五育融合,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1. 牢牢把握培根铸魂正确方向。以喜迎二十大为契机,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深化“四史”教育,加强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相互配合,形成协同效应。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续开展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打造《最忆杭州》地方教材精品示范课,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加快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队伍,推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专职化发展。健全班主任专业技能赛训一体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专业能力。

2. 巩固扩大教育“双减”成果。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实施精品课培育工程,组织全市中小学学科赛课、晒课活动,健全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健全中小学作业管理机制,支持区域、学校开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作业试点。建设市级义务教育拓展性课程资源选课平台,积极引入校外教育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模式,更好满足学生差异化、多样化学习需求。进一步健全校外培训机构常态化检查机制,全面推广应用“安心培训”平台,协同相关部门全过程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积极防范校外培训消费风险。协调推进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工作。

3. 提升新时代学校体美劳教育。制定杭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系列实施意见,系统完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顶层设计。健全校园体育竞赛机制,深化阳光体育运动,切实保障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倡导中小学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推动学校创建“一校一品(多品)”校园体育特色品牌。深度推进艺教融合,加强学生美育社团建设。充分挖掘校内校外美育课程资源,实施“我心目中的美丽校园”等行动,丰富美育实践活动。发布杭州市中小学生劳动清单,全市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积极推进各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结合节气时令特点等,广泛开展劳动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推动研学旅行与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融合,适时组织研学旅行精品主题线路展评。

4. 整体提升学校健康促进水平。按照疫情防控平战一体、多病共防、人物同防等要求,完善校园疾控应急处置流程及相关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机制,有序推进师生疫苗接种,筑牢校园防疫屏障。持续实施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达标提升计划,确保校医配备到位。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和心理辅导站建设,夯实学校心理援助服务主阵地;会同卫健等部门优化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指导推进区域心理辅导中心建设。构建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市、区(县、市)、校三级网络,持续深入开展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活动,落实每学期2次视力普查干预工作。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5. 发挥优势服务保障亚运筹办。高质量做好杭州文汇学校体育场(亚残运会草地掷球项目场馆)建设和运行保障工作。遴选专业对口、能职匹配的精干力量,按要求落实亚运筹办工作人员抽调和亚运志愿服务任务。组织“迎亚运”系列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童心向党·艺启亚运”中小学生艺术节、“亚运小天使”幼儿体艺展示、“我为亚运献才艺”宣传展示、“青春迎亚运”学生社团文化节等活动,融入亚运元素、弘扬亚运精神,全方位扩大亚运文化在学校师生中的影响力;开展教育系统“公筷公勺、光盘光瓶、垃圾分类”文明好习惯养成、“无废城市”创建、“志愿同行、‘益’起亚运”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专项行动,助力亚运城市文明共建,全面营造教育系统师生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

三、助力共富,打造“美好教育”共同富裕杭州样本

1. 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扩大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受益面,严格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进一步加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稳妥推进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试点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普惠性幼儿园开设幼儿托班。积极稳妥推进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全面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做好试点工作经验总结推广。以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优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推动普通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发展。

2. 聚焦聚力“教育共富”关键抓手。统筹区域教育发展需求,支持优质学校“揭榜挂帅”组建跨区域名校集团或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推动核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周边新城和西部县市延伸拓展。制定促进山区4县(市)教育共富专项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市本级及城区与山区4县(市)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推进市、区合作共建优质高中,2022年开工建设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新城学校(暂名)和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暂名),加快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项目建设进度。对标对表省“县中崛起”工程,制定县域高中发展提升行动方案,促进县域高中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深化以融合型、共建型模式为主的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高质量完成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学校68所的省定任务。实施“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行动,通过管理带动、教学引领、教研助力,助推西部县市整体提升教育质量。

3. 完善特殊教育、终身教育服务体系。制定杭州市特殊教育第二期提升计划,聚焦标准化学校建设、资源教室、特教师资等重点,进一步优化特殊教育资源配置。加强特殊教育课程建设,提升医教结合专业服务水平,不断健全学前到高中阶段特殊教育服务体系。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快各地老年教育机构布局,新建15所老年大学(学堂)。制定出台《杭州市社会人员学历提升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整体谋划提升社会各群体尤其是低学历群体的受教育水平,促进人力资本有效开发。

4. 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着眼集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加强统筹协调,加快“三名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西湖大学本科招生试点改革和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北航中法合作办学机构筹建申报和校园建设、国科大杭高院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平台建设等。制定实施新一轮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计划,继续推进杭州师范大学创建全国一流大学和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应用型百强大学建设,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造条件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

5. 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围绕多样化发展和内涵建设,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助力共同富裕。优化布局调整,逐步推进中职学校办学条件实现全面达标,积极创建全国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专业。扩大制造业等重点领域和家政、养老、托育等民生紧缺领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模。加快调整招生结构,扩大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规模,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组织省级“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中期评估,确保建设进度和成效。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加强对职业院校实习工作的监管。出台职业院校社会服务收入奖励分配相关政策,强化开放办学,落实育训并举。

四、强化支撑,提升教育发展动力和保障水平

1. 推进教育资源增量扩容。对标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结合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完善市区高中学校近远期规划布点和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重点区块教育专项规划。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专项规划落地实施,督促各地严格按“四同步”原则加快配套教育设施建设。制定《杭州市高中学校基本建设攻坚行动方案(2022—2025年)》,积极应对市区高中入学高峰,新增杭四中江东学校、中策职业学校钱塘学校、交通职高笕桥新校区投入使用。

2. 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师德师风“燃灯、正风、洁身”三项行动,持续开展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进一步巩固教师与公务员工资收入长效联动机制,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加强市域范围内中小学教师编制统筹调剂,重点保障新建学校和新扩班级的师资配置。在职称评审方面,完善思政、劳动教育、德育等专项单列评审,将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少先队活动等工作纳入德育专项,鼓励支持教师在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保障德体美劳诸育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推进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组织首批培养对象赴国内一流高校集中培训。深化教师资源城乡统筹,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打造名师乡村工作室升级版,促进城乡教师“共优共享”。持续推动教师减负清单落地见效,营造潜心教书育人良好环境。

3. 做好教育开放和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海外国际学校办学模式,支持迪拜中国学校长期稳定办学。以营商环境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举办者准入改革落地见效。探索常态化防疫背景下的对外交流新模式,与杭州国际友城加强教育交流。围绕2022年杭州亚运会主题,组织开展双语演讲比赛,遴选一批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学校。进一步加强在杭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和普通高中中外合作项目的日常监管,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做好外籍教师和市属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全面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和杭甬“双城记”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跨市域共建共享。做好“组团式”援疆、援青、援川和受援地教师来杭培训、跟岗学习及交流互访、名师送教等各项教育援建工作,扩大结对交流覆盖面,助推乡村振兴。

4.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改革。建设“教育魔方”技术中枢系统V1.0,指导各地各校积极应用。推动教育数据融通,完善教育数据一体化智能化管理平台。配合省级部门完成“智能秒办”事项改造升级,落地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一件事”。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双减”集成改革,迭代升级“安心培训”“入学早知道”等重点民生应用场景。实施“共享优课”项目,分阶段征集遴选优质微课资源,逐步覆盖中小学各年段各学科。实施“问道名师”项目,组建名优教师团队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提供在线答疑辅导、心理健康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五、赋能发展,构建完善教育治理新格局

1. 加强教育法治建设。编制教育系统“八五”普法规划,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八五”普法首要任务,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提升重大行政决策法治化水平。深化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和教育领域“证照分离”改革举措,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进教育领域信用建设。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精心组织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开展法治课教师轮训。加强教育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实施民办中小学、民办专修学院、校外培训机构跨部门随机抽查,依法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决策机构成员备案管理。

2. 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招生实施办法,继续抓好免试就近入学、公民同招等政策的全面落实,优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全面推进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居住证积分入学工作。系统优化中考中招顶层设计,修订《关于进一步推进杭州市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政策,规范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统筹招生。2022年市属优质普通高中与萧山、余杭、临平、富阳、临安五区优质普通高中双向等额招生数比上一年增长50%。分类施策,全面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各类考试组考工作。

3. 深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着眼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结果运用、队伍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加快推动《杭州市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工作方案》全面落地。指导有关区、县(市)扎实开展国家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结合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积极推进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引导学校从按标准建设转向高质量个性化特色发展。做好2022年省对设区市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迎检工作,开展市对区、县(市)政府教育履职情况督导评价,促进区域加大投入、切实履责。

六、用心用力,扎实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1. 加快基础教育资源扩容,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0所以上,新增学位6万个以上。3所新建市直属高中学校投入使用。

2. 新增成人初等、中等学历层次教育学员1.6万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学员6.5万人。

3. 完善“美好教育云平台”,上线“共享优课”微课资源2400节,面向广大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

4. 推进数字家长学校建设,义务教育学校数字家长学校2022年建成比例达到50%,每学期各中小学校至少组织家庭教育指导和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各1次。

5. 创建市级体育名师工作站20个、美育名师工作室20个、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坊10个,打造一批体育、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培育一批市级各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学校。

6. 推进“智安校园”建设,力争2022年9月开学前实现基础级“智安校园”全覆盖。

7. 深化“护校安园”扩面提质工作,2022年各城区扩面学校(校区)原则上不少于20个,各县(市)不少于10个,推动更多的学校主动参与,切实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