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学校助力“三百”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杭教办安〔2019〕96号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
为有效推动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根据《关于印发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杭教安〔2019〕1号)有关要求,我局制定了《学校助力“三百”行动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9年4月9日
学校助力“三百”行动实施方案
为有效推动2019年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护校安园”专项行动落实落细,根据《关于印发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杭教安〔2019〕1号)有关要求,我局制定了《学校助力“三百”行动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通过深入开展学校助力“三百”行动,学校(指小学,含一贯制学校,下同)保安人员业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校园安防设施设备进一步优化,学校安全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得到加强,全员育人、全员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
二、主要任务
(一)上下学重要时段,学校在学生出入口设立护学岗百分之百。
1.各地要指导并督促各校参与护学工作教职工在护学期间佩戴明显的护学岗标志,标志物由各地统一设计制作并发放到学校,确保区域内一致;
2.学校要站在全员育人的高度,组织党员干部、动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上下学时段学生出入口的护学工作,鼓励组建教职工或家长志愿者队伍参与护学;
3.学校要制定护学工作安排表,并明确具体工作要求。
(二)上下学重要时段,学校保安在岗值守百分之百。
1.按照浙公通字〔2015〕85号要求,配齐配强专职保安人员,强化培训和管理,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2.学校在学生出入口安排专职保安人员,要配备头盔、防刺背心、橡皮棍、哨子等防护装备上岗执勤;
3.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学校配备一定数量的特保力量,有序推进校园“智慧安防”建设,不断提升综合防护能力。
(三)学校开展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专题教育覆盖率百分之百。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定期对学校全体学生开展相关安全主题教育,每月不少于1次;
2.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校园内部的食品、交通以及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安全监管,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要求,严防发生师生安全事故;
3.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引导,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家庭教育指导力度,营造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学校全面落实“护校安园”行动相关工作。
1.学校要主动联系网格长,尽快建立“护校安园”工作组,明确担任组长的校级领导,并落实“双组长”负责制,适时召集工作组成员进行信息通报、研判和工作布置。
2.学校要建立校园周边安全问题隐患排查分析机制,定期组织法治副校长、网格员、家长代表、社区(村)社工和师生代表、保安人员等排查梳理分析有关情况。
3.配合在校门口明显位置做好护校安园公示牌的设置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生自护自控能力弱,校园周边食品、交通、文化和治安等方面的安全隐患不仅危害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易诱发社会稳定风险。各地要充分认识实施“护校安园”专项行动、加强校园周边综合整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充分认识实施学校助力“三百”行动是有效推进“护校安园”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要进一步完善落实目标管理责任机制,压实责任,抓好落实。
(二)加强部门协作。“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要充分利用专班办公室的职责职能,推动部门不断优化提升执法效率,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会,推进落实政府决策部署和有关问题克难攻坚;要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社区(村)的综合管理作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要着力于建立健全深入开展“护校安园”行动的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在校园周边实行学生安全区域制度。
(三)重视舆论宣传。宣传是营造工作氛围、交流工作经验和彰显工作成效的最直接直观的方式。各地各校要加强宣传策划,从宣传的渠道、切入点、对象、方式方法等不同角度作系统思考,在5月中旬、6月下旬和10月中下旬集中推送一批展示工作成效的报道和作品,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护校安园”的良好氛围;过程中注意做好工作视频素材的积累,特别是重点学校、重点问题在整治前后的对比情况。同时要及时总结提炼治理经验,加强信息交流和报送,为下一步决策部署提供参考。
6月25日前,各地向市教育局报送能彰显工作成效的视频不少于1个(3分钟左右),经验材料1份。其中,经验材料文稿包含属地工作经验和经典案例两部分,属地工作经验为1000字左右的整体介绍;经典案例1个,要求图文并茂,文字简洁,图片清晰,照片单独发送。经典案例内容要求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整治前主要问题隐患简要陈述,附照片4张左右;二是主要工作举措简要介绍;三是整治后成效,附照片4张左右(前后能对比说明问题),或者学生、家长等感言若干条。我局将对各地经验材料进行汇编,供交流学习。
以上材料电子稿请发至邮箱lkq95530@126.com。
联系人及电话:市教育局黄健、李凯强,8825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