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

杭教办基〔2020〕59号

来源:市教育局基教处  发布日期:2020-07-28 13:57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0〕89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实验区建设和进一步持续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大力拓展丰富“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完备建设方案,全面提升实验区常规工作水平。萧山、富阳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行政、技术、教研等部门,制定完善实验区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明确实验区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指导和督查,给予必要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具体方案于8月1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加强经验总结,有效发挥典型示范和影响作用。萧山、富阳要依据“互联网+义务教育”与“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相关政策的精神,结合帮扶的四种基本形式,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维度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区域性的实践探索,以2年(2020年5月—2022年4月)为周期,提炼成果,形成范例,并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确保达成预期目标,争取建成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示范区。

二、扎实推进 2020 年结对帮扶扩面工作

按照浙教办函〔2020〕89号文件要求,我市区域内受援乡村学校占区域乡村学校总数比例2020年总体上要达到 80%(各地乡村学校名录见附件1),确定为实验区的萧山、富阳要达到100%,其他区、县(市)至少要达到75%;到 2021年,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学校结对帮扶要实现全覆盖。各地要按照这一计划,切实做好结对帮扶扩面工作。

(一)明确新增结对学校名录。经各地认领、市教育局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明确2个实验区及其他12个区、县(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2020 年扩面任务,详见《杭州市2020年新增“互联网+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帮扶学校名单》(附件2)。2020年未实现全覆盖的,2021年务必实现100%全覆盖。

(二)保质保量完成帮扶任务。新增结对学校要按《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 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教办基〔2019〕18 号)制订结对帮扶方案并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明确帮扶期限(每3年为1轮,一般结对帮扶时间不少于2 轮)、帮扶形式和帮扶的具体内容;同时,要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学校网络空间,并与“大课表”完成对接,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各地要认真对照《浙江省2020年“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任务完成认定和绩效评价细则》要求,落实任务完成认定、绩效评价“双百分”考核任务,尤其要按照结对学校数的10%培育、总结、提炼、上报典型案例,积极参加省级遴选。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新增学校的结对协议签订、技术装备配置于 8月25日前完成。

萧山、富阳实验区建设相关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联系人及电话:李海龙,87061385;各区、县(市)典型案例和月报进度报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联系人及电话:刘欣,85156205。

附件:

附件1.杭州教育事业统计2019年乡村学校名录.xlsx

附件2 杭州市2020年新增“互联网 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帮扶学校名单.docx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0年7月17日

关于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

杭教办基〔2020〕59号

来源:市教育局基教处  发布日期:2020-07-28 13:57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杭州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互联网+义务教育”实验区建设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扩面提质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20〕89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实验区建设和进一步持续推进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大力拓展丰富“互联网+义务教育”的形式与内容

(一)完备建设方案,全面提升实验区常规工作水平。萧山、富阳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行政、技术、教研等部门,制定完善实验区建设方案,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要明确实验区工作的常态化管理、指导和督查,给予必要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保障。具体方案于8月1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二)加强经验总结,有效发挥典型示范和影响作用。萧山、富阳要依据“互联网+义务教育”与“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相关政策的精神,结合帮扶的四种基本形式,选取其中一个或几个维度开展“互联网+义务教育”区域性的实践探索,以2年(2020年5月—2022年4月)为周期,提炼成果,形成范例,并做好典型经验的总结、宣传、推广,确保达成预期目标,争取建成浙江省“互联网+义务教育”示范区。

二、扎实推进 2020 年结对帮扶扩面工作

按照浙教办函〔2020〕89号文件要求,我市区域内受援乡村学校占区域乡村学校总数比例2020年总体上要达到 80%(各地乡村学校名录见附件1),确定为实验区的萧山、富阳要达到100%,其他区、县(市)至少要达到75%;到 2021年,全市所有乡村小学和乡村薄弱初中学校结对帮扶要实现全覆盖。各地要按照这一计划,切实做好结对帮扶扩面工作。

(一)明确新增结对学校名录。经各地认领、市教育局结对帮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并报省教育厅备案,明确2个实验区及其他12个区、县(市)“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2020 年扩面任务,详见《杭州市2020年新增“互联网+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帮扶学校名单》(附件2)。2020年未实现全覆盖的,2021年务必实现100%全覆盖。

(二)保质保量完成帮扶任务。新增结对学校要按《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印发<“互联网+义务教育”1000 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民生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浙教办基〔2019〕18 号)制订结对帮扶方案并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明确帮扶期限(每3年为1轮,一般结对帮扶时间不少于2 轮)、帮扶形式和帮扶的具体内容;同时,要在“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学校网络空间,并与“大课表”完成对接,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各地要认真对照《浙江省2020年“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任务完成认定和绩效评价细则》要求,落实任务完成认定、绩效评价“双百分”考核任务,尤其要按照结对学校数的10%培育、总结、提炼、上报典型案例,积极参加省级遴选。

各区、县(市)教育局(教卫局、社发局)新增学校的结对协议签订、技术装备配置于 8月25日前完成。

萧山、富阳实验区建设相关材料报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联系人及电话:李海龙,87061385;各区、县(市)典型案例和月报进度报市教育发展服务中心,联系人及电话:刘欣,85156205。

附件:

附件1.杭州教育事业统计2019年乡村学校名录.xlsx

附件2 杭州市2020年新增“互联网 义务教育”县域内城乡结对帮扶学校名单.docx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0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