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年,爱在身边
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全力做好寒假期间留杭师生关心关爱和服务保障工作
市教育局党委印发《关于在冬春季和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攻坚战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教育系统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布署,带头落实防控要求,做好示范表率。寒假春节期间,众多非浙籍师生积极响应号召,选择留杭过年。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做好留杭师生的关心关爱和服务工作,保障留杭师生度过温馨欢乐的春节和寒假。
送“福”字,搞募捐,党组织不忘教育里的特殊群体
寒假期间,市教育局机关党委组织已放假的中小学生,为陪伴孩子们身边的“特殊群体”写“福”字,送“福”字。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汪晓晴、团工委副书记张敬礼,带领团委干部、团员学生们走进天水街道各个社区,将孩子们亲手书写、制作的各类“福”字送到社区留守过年的爷爷奶奶、清洁阿姨、保安大叔、外卖小哥、社区工作人员、街道邻居的手中,感谢城市中他们的默默付出,感谢成长路上他们的无声守护。
上城区教育局党委响应区委宣传部“为年夜饭添道菜”项目的号召,组织学校开展师生家长慈善众筹活动,向那些留杭过年、为安全做出奉献的外来务工人员送上“年夜饭大礼包”,并组织学生们将寓意着美好的“福”字和代表平安健康的红苹果送给在一线工作的叔叔阿姨,为他们送上新年祝福。
下城区教育局党委联合团工委、少年队,围绕红领巾手拉手,共度杭州年”这一主题开展红领巾争章活动,通过“寻找身边的小伙伴”邀请他们一起留杭过年。大家一起剪窗花、写福字、贴春联,过一个有杭州味儿的中国年!
吃年夜饭,拜云新年,留杭教工过出新“年味儿”
江干区教育局党组织采用多种形式,为留杭师生带来新的“年味儿”。采荷中学教育集团四校区留杭教职工们在校领导的陪伴下,开展了牛年迎新之旅。校长、校党委副书记孙寅亲自掌勺,为留杭教职工们精心准备了年夜饭。现场,教职工们还通过云连线等方式,给老家的亲人们拜年,传递分享快乐。
丁荷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王海清等党员干部精心挑选外地家乡菜与杭州特色菜搭配,与湖北、江西、安徽、甘肃等地多位留杭过年的单身青年教师,在学校食堂共同制作别有风味的年夜饭。有老师忍不住感慨:“一顿年夜饭,让在异乡的我们感受到家的味道!”采荷第一小学也贴心的为留杭的外地单身教职工送上温暖的春节慰问和“五一”大礼包——一份年货、一顿年夜饭、一场电影、一次约会、一本书。让别样的春节,拥有一样的温情。
兰苑幼儿园党支部牵头,联合团支部、工会以及各年段教师及幼儿开展了丰富的活动,通过暖心慰问、视频家访、语音聊天、线上送福等多种方式对留杭群体进行慰问互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彼此的关爱与祝福。
大礼包送祝福,福利假暖人心,党组织倡导留杭过年
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倡导师生不出省,全面摸排留杭过年的老师人数,为他们送上各种贴心服务。大关小学党总支为留杭老师家庭准备了大礼包,寄送给在外地的教师父母。卖鱼桥小学党总支组织安排了“结伴走西湖”、“新春包饺子大赛”等活动,充实留杭教师的寒假生活,党员干部带头参加。丁信幼儿园党支部对留杭过年的外地老师发放“留杭人文福利假”,承诺在疫情过后“错峰调休”,外地老师可结合小长假回家一趟。
发教育红包,送春节特色祝福
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带领机关党员干部,走访看望基层学校就地过年的教职工,与留杭职工代表亲切交流,询问春节期间的工作安排和生活打算。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摸排全区教育系统“留浙过年”职工信息,细化完善措施、责任到人,“一对一”对接到每一位“原地过年”教职工。为直属学校(单位)的非浙江户籍留杭过年劳务派遣员工发放教育红包,1000元现金红包“一键直达”银行账户。为就地“单身过年”的教职员工发放专属春节大礼包,并定制具有杭州特色的“知味观”年夜饭,为他们送上节日祝福,让离乡之人在异乡也能体验“家乡的味道”。
结对联欢,新疆学子留杭过大年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利民校长、韩肃晟副校长带领党员干部给新疆班同学拜年,亲手分发新衣服、水果大礼包,还专门分发了由团市委给留杭的新疆班同学们准备的饮品礼盒,与新疆学子共同品尝家乡美食,欢度春节。
杭州市旅游职业学校在年前举行了党员教师与新疆学子的爱心结对活动,将团市委下发的定制饮料亲自送到学生手中,党员教师领办学生新年微心愿,除夕夜党委书记、校长亲自陪同学生吃年夜饭,举行联欢晚会,为留杭新疆学生送去暖暖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