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的通知

杭教办德体卫艺〔2021〕122号

来源: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  发布日期:2021-09-30 14:35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直属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精神,现将《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各地各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教师家访能力培养,规范家访行为,形成育人合力;要加强家访工作常态化建设,将落实家访制度纳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年度工作目标,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总结。有关材料及时报市教育局德体处。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9月24日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

家访是促进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家访工作成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美好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特制定本指引。

1. 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实施,由德育处(政教处、学生处,下同)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等组成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家长学校作用,以“一校一案”为基本原则完善学校教师家访制度,因地制宜落实教师家访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教师家访工作交流,总结提炼区域家访工作典型案例。

2. 实行全员家访。家访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实施,任课(配班)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助参与,分管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助力参与。

3. 创新家访形式。入户家访是家访活动的主要形式,具体可以采用“一对一独访”“多对一联访”等方式。根据需要,也可通过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家访。学校要保障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

4. 灵活安排时间。家访应以寒暑假为主,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如遇突发情况,可酌情安排。

5. 关注重点对象。原则上三年内对每位学生入户家访一次,重点关注新生、新接班的学生、特殊情况学生等三类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下列情况应重点开展家访:家庭出现变故,学生情绪有明显波动或者冲动,成绩有明显变化,生病或发生伤害事故,亲子、师生、生生间出现冲突等情况。

6. 明确家访任务。(1)新生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结构、学习习惯、亲子关系、学生在家表现及生活习惯等;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沟通渠道、学校活动、教育教学安排、助学措施等。(2)常规家访主要交流家庭情况的变化,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心理状况、思想品德、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注重交流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3)特殊家访应以解决问题和帮助学生为主要任务。

7. 加强过程管理。家访前,教师需要与家长协商确定家访时间、地点与内容,临行前再次向家长确认或告知;同时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家访目的、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耐心平和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探讨、协商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共育合力形成。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档案并上报关键信息。学校应指定人员汇总相关信息,做好后续跟进处置,严禁向无关人员传播与扩散家访信息。

8. 规范家访行为。教师家访时应注意形象,仪表整洁,大方得体。与家长交流应诚恳亲切,避免“训导式沟通”“告状式家访”。教师应恪守廉洁自律准则,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信用管理相关要求。

9. 加强培训考评。学校应通过师带徒、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家访工作培训,规范家访标准和流程,增强教师家校沟通能力,提升家访专业化水平。学校应及时总结家访活动经验做法,组织交流并评选优秀案例与先进典型。学校应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综合性考核,并结合家访次数、家访时间、家访人数等要素,采用折算课时等方式,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10. 促进常态长效。学校可通过开展“家访月”“家访周”“家访日”等形式的主题家访活动,营造全员家访的浓厚氛围,促进家访常态化;开展家访工作相关研究,探讨家访的对象、形式、内容及载体的适切性,不断完善推进家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家访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关于印发《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的通知

杭教办德体卫艺〔2021〕122号

来源: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  发布日期:2021-09-30 14:35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直属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精神,现将《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各地各校要制定完善教师家访制度,加强教师家访能力培养,规范家访行为,形成育人合力;要加强家访工作常态化建设,将落实家访制度纳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年度工作目标,定期开展工作交流和总结。有关材料及时报市教育局德体处。

杭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1年9月24日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家访工作指引

家访是促进家校沟通、凝聚育人合力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精神,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中小学“五项管理”,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落实,促进家访工作成为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的有效途径,为学生美好成长营造良好环境,特制定本指引。

1. 健全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实施,由德育处(政教处、学生处,下同)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家委会代表等组成的家访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家长学校作用,以“一校一案”为基本原则完善学校教师家访制度,因地制宜落实教师家访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教师家访工作交流,总结提炼区域家访工作典型案例。

2. 实行全员家访。家访主要由班主任负责实施,任课(配班)教师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助参与,分管校领导与德育处主任助力参与。

3. 创新家访形式。入户家访是家访活动的主要形式,具体可以采用“一对一独访”“多对一联访”等方式。根据需要,也可通过微信、QQ、钉钉等即时通讯工具开展线上家访。学校要保障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

4. 灵活安排时间。家访应以寒暑假为主,结合双休日、节假日开展。如遇突发情况,可酌情安排。

5. 关注重点对象。原则上三年内对每位学生入户家访一次,重点关注新生、新接班的学生、特殊情况学生等三类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下列情况应重点开展家访:家庭出现变故,学生情绪有明显波动或者冲动,成绩有明显变化,生病或发生伤害事故,亲子、师生、生生间出现冲突等情况。

6. 明确家访任务。(1)新生家访主要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理念、家庭结构、学习习惯、亲子关系、学生在家表现及生活习惯等;同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沟通渠道、学校活动、教育教学安排、助学措施等。(2)常规家访主要交流家庭情况的变化,学生在校的学习习惯、心理状况、思想品德、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等,注重交流家庭教育的理论与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3)特殊家访应以解决问题和帮助学生为主要任务。

7. 加强过程管理。家访前,教师需要与家长协商确定家访时间、地点与内容,临行前再次向家长确认或告知;同时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家访目的、内容、流程及注意事项。家访中,教师应尊重并平等对待每一个家庭、每一名学生,耐心平和与家长交换意见,共同探讨、协商教育对策和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共育合力形成。家访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家访档案并上报关键信息。学校应指定人员汇总相关信息,做好后续跟进处置,严禁向无关人员传播与扩散家访信息。

8. 规范家访行为。教师家访时应注意形象,仪表整洁,大方得体。与家长交流应诚恳亲切,避免“训导式沟通”“告状式家访”。教师应恪守廉洁自律准则,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以及《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信用管理相关要求。

9. 加强培训考评。学校应通过师带徒、专题培训等形式组织开展家访工作培训,规范家访标准和流程,增强教师家校沟通能力,提升家访专业化水平。学校应及时总结家访活动经验做法,组织交流并评选优秀案例与先进典型。学校应将家访工作情况纳入综合性考核,并结合家访次数、家访时间、家访人数等要素,采用折算课时等方式,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10. 促进常态长效。学校可通过开展“家访月”“家访周”“家访日”等形式的主题家访活动,营造全员家访的浓厚氛围,促进家访常态化;开展家访工作相关研究,探讨家访的对象、形式、内容及载体的适切性,不断完善推进家访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升教师家访的针对性与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