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杭教〔2023〕1号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7-21 23:01:30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专修学院:

现将《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1日

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全面实施“学有优教”工程,促进教育共优共享,加快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助力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一、突出党建统领,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本保障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培根铸魂育新人”系列活动载体,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坚定不移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强系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

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职能作用,强化对重大教育决策、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统筹推进、督促检查,系统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提标增能、提质增效”行动,推动中小学党建与教育事业、师生需求、属地党建等深度融合。加强对市属高校、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体系跃迁升级。

3.锻造过硬先锋队伍。实施干部奋进“两个先行”能力提升行动,以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双强型”标准,选优配好直属学校“关键少数”。全面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常态化开展“最强领头雁”选树活动,带动教师队伍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精品党课和党课微视频,形成市、区(县、市)两级党课资源库,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和“岗位建功”行动,推动党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特征新任务,严格落实“两个清单”、政治生态建设状况自查、“一岗双责”履职报告等制度,凝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大合力。实施第二轮清廉学校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清廉学校建设“五全”格局。完善学校“三单一图”监管模式,巩固“一校一策”廉政风险防控网,更高标准培育一批教育系统清廉建设的优秀典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疲劳厌战。立足举一反三、长效常抓,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审计监督,促进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5.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及统战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123456”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党委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杭州教育发布”平台和教育新媒体联盟建设,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健全教育舆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做好教育热点引导和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支持民主党派有计划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6.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强化“大安全”观念,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不断提升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围绕“平安护航亚运会”行动,推进“智安校园”建设,落实问题隐患查改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自我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提醒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扩大“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聚焦存量化解、源头治理,开展全市教育系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各类教育考试组织管理工作,严守考试安全防线。

二、突出立德树人,构建完善“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1.夯实思想根基。深化“小课堂·大社会”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最忆杭州》,联动思政实践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用活各类载体,打造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中学生青苗学院培训、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服务等德育实践活动,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专职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深入实施教师全员家访行动,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

2.深化减负提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加快推进非学科类培训分类管理,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以试点培育、主题研讨、案例评选、课程展示等活动载体为抓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进作业管理和评价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优化教学实施,提升高考、学考备考成效。

3.提亮“三育”特色。推进落实杭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系列实施办法,打造一批“三育”名师工作室、特色品牌学校和实践基地。完善学生体育、艺术赛事统筹管理和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入开展阳光大课间、艺术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和2项以上艺术技能。积极推进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推动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清单落地落实,实行学年“劳动周”制度。积极开展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主题研学旅行、第二课堂活动。

4.呵护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举措,进一步完善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机制。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专职校医配备率达到90%以上。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管理监督责任,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卫生机构联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强学校心理咨询室,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90%以上。以“互联网+家校共育”为重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全市数字家长学校认定比例达65%。

5.同心助力亚运。结合教育特点,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动员开展“‘艺’起迎亚运”艺术展演、“我是亚运小主人”文明实践、“全民学英语 艺启迎亚运”(少年版)等迎亚运主题活动,同频共振推进教育系统迎亚运宣传工作,营造师生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精干高效的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馆运行团队,确保高质量完成亚残运会相关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好“迎亚运”系列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完善学校体育场地(馆)向社会开放工作机制,助推“全民健身、共享亚运”。

三、突出共富目标,办好更公平更优质的基础教育

1.扩大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供给。全面做好《杭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收官工作,谋划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配套政策。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扩容计划,加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力度。制定推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挖潜增设普惠托班。推动各区、县(市)建立公办园成本分担机制。深化幼儿园城乡互助共同体建设,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加强市域统筹力度,深入推进跨区域名校集团化(城乡教共体)建设,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优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完善“长幼随学”机制,全面保障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成果,指导各区、县(市)平稳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

3.构建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制定直属学校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促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区、县(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系列行动,加强教科研指导,开展联合师训,提供助考服务,推进西部区、县(市)普通高中与市属高中深化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强化教育公平导向,完善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和中考加分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统筹招生和学籍管理。支持引导条件成熟的普通高中特色办学错位发展,培育一批分类办学特色高中试点学校。

4.强化特殊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出台《杭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健全学前到高中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基础教育。优化完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新增2所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估验收。推进融合教育扩面提质,开展资源教室创建评估和“回头看”,优化送教上门服务。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培训和基本功大赛,推进融合教育送教下乡。

四、突出服务效能,助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创新活力

1.加快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化本科生招生专项改革,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支持国科大杭高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主校区建设,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支持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学院)建设,正式启用新校园,开展招生培养工作。谋划新一轮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举措,强化市属高校提档升级的政策机制保障。支持杭州师范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拓展办学空间,争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支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开放大学办学优势。

2.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职业高中布局。优化中高职一体化和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招生占中职(不含技校、中专)招生比例不低于33%。强化产教协同对接,推进市级技能集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承接国家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与劳动教育实践。

3.持续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扎实推进“银龄关爱”行动,加快优化各地老年教育机构资源布局,实现全市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全覆盖,村(社区)老年学堂覆盖率达到35%。积极创建省老年教育优质(示范性)校。持续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活动。服务人的终身发展和“扩中提低”,全面实施社会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支持职业院校扩大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规模。积极培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建设。

4.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制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全面提升杭州教育对外开放能级的系列举措。支持中小学校主动对接境外“姐妹学校”,联合开展以“杭州亚运会”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序启动疫情后师生出国(境)访问,支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竞赛,组织校长、骨干教师海外研修活动。遴选认定第二批杭州市教育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实施外籍教师聘任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支持迪拜中国学校稳妥有序高质量办学。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杭甬“双城记”区域教育交流合作。

五、突出系统集成,切实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力量

1.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增量扩容。发挥基础教育系列布局规划先导作用,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缓解教育资源结构性供需矛盾。加快推进直属学校项目建设,确保满足市区高中入学高峰需求。建成投用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双桥校区,竣工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新城学校、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开工建设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

2.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修订印发《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2023年版)》,完善师德专题教育、师德常态管理和师德监督检查制度体系,推进落实常态化、全过程、闭环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提高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谋划新一轮强师惠师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师先进典型选树机制和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星级制改革,完善教师职业礼遇制度。深化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打造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教育人才梯队。组织市域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调研评估,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推广。扎实推进“教育共富”名师乡村工作室重塑升级工作,扩大名优教师辐射引领作用。

3.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积极承接城市大脑2.0建设任务,制定实施杭州市“智慧教育”工作方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数智支撑。推进教育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建成教育大数据仓,完善市级主题数据库。建设集监测、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数字驾驶舱,助力科学决策、精准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打造数智助学、数智优学、数智护学、数智乐学四大综合场景,建设标志性应用12个。上线“学在杭州”教育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入学入园、网络学习、成长支持、安全防护等一站式数智服务。

4.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培育行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进学校”活动,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实现争创“宪法卫士”中小学校全覆盖。广泛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探索教育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新机制,全面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能力。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一次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依法实施民办学校审批和管理,统筹双随机抽查、重点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5.深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扎实推进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对区、县(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针对性指导,引导学校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持续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工作,省级评估通过比例分别达到35%、65%。优化市对区、县(市)政府教育履职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政府行为和部门联动,完善“双减”督导工作机制,实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积极指导各区、县(市)配合做好县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工作,科学运用监测结果。

六、突出惠民务实,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1.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2所、新增学位6.1万个。

2.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面向2—3岁幼儿托班,新增普惠托位1500个。

3.保障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100%入学,其中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6%;新增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50个以上。

4.创新发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模式,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源,新增课后服务课程300门以上。

5.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市区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数较2022年增加2800名以上。

6.完成成人中等学历提升1.6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6.5万人;职业院校年度社会培训量不少于11万人次。

7.新建71所老年学校,培育省级老年教育优质(示范校)8所,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不少于10万人次。

8.实施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为53万名义务教育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

9.优化校园体育场地(馆)开放服务,实现“一卡多场馆预约、刷脸刷卡扫码入校”,力争场地(馆)开放数达1000个以上,

10.深化“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全市500所小学以上。

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文字号:杭教〔2023〕1号  

来源:市教育局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7-21 23:01:30  浏览次数: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各市属高校、直属学校(单位)、专修学院:

现将《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杭州市教育局

2023年4月21日

杭州市教育局2023年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省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全面实施“学有优教”工程,促进教育共优共享,加快构建具有杭州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发挥好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助力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范例。

一、突出党建统领,筑牢教育高质量发展根本保障

1.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持续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培根铸魂育新人”系列活动载体,引导全市教育系统坚定不移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强系统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教育师生、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

2.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职能作用,强化对重大教育决策、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统筹推进、督促检查,系统谋划教育高质量发展“1+N”政策举措,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优化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深入开展“提标增能、提质增效”行动,推动中小学党建与教育事业、师生需求、属地党建等深度融合。加强对市属高校、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指导,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推动党建工作体系跃迁升级。

3.锻造过硬先锋队伍。实施干部奋进“两个先行”能力提升行动,以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双强型”标准,选优配好直属学校“关键少数”。全面推进中小学名校长培养工程,常态化开展“最强领头雁”选树活动,带动教师队伍和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一批精品党课和党课微视频,形成市、区(县、市)两级党课资源库,高质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和“岗位建功”行动,推动党员在日常教育教学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4.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准确把握新形势新特征新任务,严格落实“两个清单”、政治生态建设状况自查、“一岗双责”履职报告等制度,凝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大合力。实施第二轮清廉学校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构建清廉学校建设“五全”格局。完善学校“三单一图”监管模式,巩固“一校一策”廉政风险防控网,更高标准培育一批教育系统清廉建设的优秀典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防止反弹回潮、隐形变异、疲劳厌战。立足举一反三、长效常抓,深入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审计监督,促进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好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

5.做好意识形态、宣传及统战工作。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123456”机制,进一步加强校园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切实加强党委对教育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强化“杭州教育发布”平台和教育新媒体联盟建设,完善信息宣传工作机制。健全教育舆情监测、报告、处置机制,做好教育热点引导和应对工作。进一步强化党外教师思想政治引领,支持民主党派有计划做好组织发展工作。

6.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强化“大安全”观念,严格落实校园安全稳定工作责任,不断提升防范和化解各类重大风险的能力。围绕“平安护航亚运会”行动,推进“智安校园”建设,落实问题隐患查改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自我评估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专题教育提醒和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扩大“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面,完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聚焦存量化解、源头治理,开展全市教育系统信访突出问题集中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各类教育考试组织管理工作,严守考试安全防线。

二、突出立德树人,构建完善“五育融合”育人体系

1.夯实思想根基。深化“小课堂·大社会”思政课堂教学改革,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最忆杭州》,联动思政实践活动,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新用活各类载体,打造青少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阵地,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中学生青苗学院培训、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服务等德育实践活动,赓续红色血脉。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师专职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深入实施教师全员家访行动,培养一支热爱学生、乐于奉献、业务精湛的德育工作队伍。

2.深化减负提质。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健全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机制,严查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加快推进非学科类培训分类管理,中小学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以试点培育、主题研讨、案例评选、课程展示等活动载体为抓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进作业管理和评价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深化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研究,优化教学实施,提升高考、学考备考成效。

3.提亮“三育”特色。推进落实杭州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小学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系列实施办法,打造一批“三育”名师工作室、特色品牌学校和实践基地。完善学生体育、艺术赛事统筹管理和一体化运行机制,深入开展阳光大课间、艺术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2—3项运动技能和2项以上艺术技能。积极推进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推动杭州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清单落地落实,实行学年“劳动周”制度。积极开展与“五育融合”相结合的主题研学旅行、第二课堂活动。

4.呵护身心健康。严格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举措,进一步完善校园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和机制。持续推进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加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建设,专职校医配备率达到90%以上。扎实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逐年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管理监督责任,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施青少年阳光成长行动,积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卫生机构联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建强学校心理咨询室,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率达90%以上。以“互联网+家校共育”为重心,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全市数字家长学校认定比例达65%。

5.同心助力亚运。结合教育特点,创新工作载体,广泛动员开展“‘艺’起迎亚运”艺术展演、“我是亚运小主人”文明实践、“全民学英语 艺启迎亚运”(少年版)等迎亚运主题活动,同频共振推进教育系统迎亚运宣传工作,营造师生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奉献亚运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精干高效的文汇学校草地掷球场馆运行团队,确保高质量完成亚残运会相关赛事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好“迎亚运”系列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完善学校体育场地(馆)向社会开放工作机制,助推“全民健身、共享亚运”。

三、突出共富目标,办好更公平更优质的基础教育

1.扩大学前教育普惠优质供给。全面做好《杭州市发展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收官工作,谋划新一轮学前教育发展配套政策。实施普惠性幼儿园增量扩容计划,加大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力度。制定推进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积极挖潜增设普惠托班。推动各区、县(市)建立公办园成本分担机制。深化幼儿园城乡互助共同体建设,提升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2.促进义务教育全域优质均衡。加强市域统筹力度,深入推进跨区域名校集团化(城乡教共体)建设,强化优质教育资源辐射效应。优化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入学信息发布和预警机制,完善“长幼随学”机制,全面保障持有居住证的随迁子女享有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巩固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成果,指导各区、县(市)平稳做好义务教育招生工作。

3.构建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制定直属学校集团化办学指导意见,实行分层分类管理,促进新名校集团化战略可持续发展。实施西部区、县(市)普通高中质量提升系列行动,加强教科研指导,开展联合师训,提供助考服务,推进西部区、县(市)普通高中与市属高中深化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强化教育公平导向,完善市区普通高中名额分配招生和中考加分政策。进一步规范民办普通高中跨区域统筹招生和学籍管理。支持引导条件成熟的普通高中特色办学错位发展,培育一批分类办学特色高中试点学校。

4.强化特殊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出台《杭州市第二期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健全学前到高中学段衔接的特殊教育服务体系,高质量普及残疾儿童少年15年基础教育。优化完善特殊教育资源配置,新增2所特殊教育学校通过省级标准化评估验收。推进融合教育扩面提质,开展资源教室创建评估和“回头看”,优化送教上门服务。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组织随班就读资源教师培训和基本功大赛,推进融合教育送教下乡。

四、突出服务效能,助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创新活力

1.加快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发展。深入实施“三名工程”,支持西湖大学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深化本科生招生专项改革,推进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支持国科大杭高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主校区建设,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支持北航中法航空研究院(学院)建设,正式启用新校园,开展招生培养工作。谋划新一轮市属高校内涵式发展支持举措,强化市属高校提档升级的政策机制保障。支持杭州师范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大城市学院争创全国“百强”大学。支持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拓展办学空间,争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支持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内涵建设,发挥开放大学办学优势。

2.不断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推进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加大统筹力度,优化职业高中布局。优化中高职一体化和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管理,长学制技术技能人才招生占中职(不含技校、中专)招生比例不低于33%。强化产教协同对接,推进市级技能集训基地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积极承接国家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职业院校开设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紧缺专业。办好“职业教育活动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学生的职业体验与劳动教育实践。

3.持续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扎实推进“银龄关爱”行动,加快优化各地老年教育机构资源布局,实现全市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全覆盖,村(社区)老年学堂覆盖率达到35%。积极创建省老年教育优质(示范性)校。持续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活动。服务人的终身发展和“扩中提低”,全面实施社会人员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支持职业院校扩大面向社会的职业培训规模。积极培育创建学习型社区,推进社区教育品牌建设。

4.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制定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科学谋划全面提升杭州教育对外开放能级的系列举措。支持中小学校主动对接境外“姐妹学校”,联合开展以“杭州亚运会”为主题的线上线下交流活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有序启动疫情后师生出国(境)访问,支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国际竞赛,组织校长、骨干教师海外研修活动。遴选认定第二批杭州市教育对外开放窗口学校。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实施外籍教师聘任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支持迪拜中国学校稳妥有序高质量办学。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圈、杭甬“双城记”区域教育交流合作。

五、突出系统集成,切实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力量

1.持续推进教育资源增量扩容。发挥基础教育系列布局规划先导作用,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抓手,高标准建设一批中小学、幼儿园,缓解教育资源结构性供需矛盾。加快推进直属学校项目建设,确保满足市区高中入学高峰需求。建成投用杭州第十四中学青山湖学校、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双桥校区,竣工杭州高级中学临平新城学校、杭州第二中学富春学校,开工建设杭州学军中学桐庐学校。

2.全力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修订印发《杭州市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2023年版)》,完善师德专题教育、师德常态管理和师德监督检查制度体系,推进落实常态化、全过程、闭环式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中小学校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机制,提高教职工编制使用效益。谋划新一轮强师惠师举措,进一步完善教师先进典型选树机制和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探索实施中小学校长、班主任星级制改革,完善教师职业礼遇制度。深化中小学名师培养工程,打造结构合理、活力迸发的教育人才梯队。组织市域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调研评估,加强典型案例提炼推广。扎实推进“教育共富”名师乡村工作室重塑升级工作,扩大名优教师辐射引领作用。

3.全面提升智慧教育建设水平。积极承接城市大脑2.0建设任务,制定实施杭州市“智慧教育”工作方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数智支撑。推进教育数据全量全要素归集,建成教育大数据仓,完善市级主题数据库。建设集监测、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数字驾驶舱,助力科学决策、精准治理。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打造数智助学、数智优学、数智护学、数智乐学四大综合场景,建设标志性应用12个。上线“学在杭州”教育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入学入园、网络学习、成长支持、安全防护等一站式数智服务。

4.提高依法治理能力。开展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培育行动,持续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进学校”活动,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实现争创“宪法卫士”中小学校全覆盖。广泛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探索教育重点领域执法监管新机制,全面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教能力。加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队伍建设,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一次进校园开展法治教育。依法实施民办学校审批和管理,统筹双随机抽查、重点专项检查和日常巡查,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

5.深化教育督导评估工作。扎实推进省现代化学校创建工作,加强对区、县(市)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针对性指导,引导学校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持续推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创建工作,省级评估通过比例分别达到35%、65%。优化市对区、县(市)政府教育履职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强化政府行为和部门联动,完善“双减”督导工作机制,实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积极指导各区、县(市)配合做好县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和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工作,科学运用监测结果。

六、突出惠民务实,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民生实事

1.新建成中小学、幼儿园72所、新增学位6.1万个。

2.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面向2—3岁幼儿托班,新增普惠托位1500个。

3.保障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段随迁子女100%入学,其中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到86%;新增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50个以上。

4.创新发展“双减”背景下的课后服务模式,积极引入优质社会资源,新增课后服务课程300门以上。

5.扩大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市区优质高中招生计划数较2022年增加2800名以上。

6.完成成人中等学历提升1.6万人,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6.5万人;职业院校年度社会培训量不少于11万人次。

7.新建71所老年学校,培育省级老年教育优质(示范校)8所,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不少于10万人次。

8.实施儿童青少年正脊行动,为53万名义务教育段学生开展正脊筛查。

9.优化校园体育场地(馆)开放服务,实现“一卡多场馆预约、刷脸刷卡扫码入校”,力争场地(馆)开放数达1000个以上,

10.深化“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校园及周边安全防控一件事”改革覆盖全市500所小学以上。